作者:小月
字数:2168
记得马未都在《圆桌派》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在社会上混呐,敏感不重要,钝感重要。所谓钝感力,就是领导批评你一句,有时真是为你好,有的人批评你一句,你寻死觅活的,那肯定不行,你不要那么敏感。”
其实,我们每个大部分人都会有敏感心理,既担心自己没做到,陷入自我怀疑;又担心别人不开心,埋怨自己,从而导致自己内心更加脆弱。
很多本可以做到的事,却因此而退缩,不敢做了。
而这些,可能是别人的无心之过,因为想太多才引发了一系列反应。
可以不用那么敏感,钝感一点,这样我们可以过得更舒服,更幸福一点。
01、生活中,钝感一点
《钝感力》一书中写道:
“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人都不太理解钝感力。
所谓钝感力,不是指反应慢,比较迟钝,而是平时不会那么在意周围的事,不会去深究它的对还是错,不那么刻意的去做决定做判断,并把因负面情绪带来的不好影响尽量的弱化直至消除。
记得有个节目叫《请回答1988》,里面的二女儿德善,是一个从小心灵就很敏感脆弱的孩子。
大姐宝拉脾气很坏,而且在家什么都不做,总喜欢大吼大叫的,弟弟余晖备受爸妈的宠爱,而德善,则是最懂事、最听话的那个。
妈妈准备早饭的时候,姐姐弟弟都要吃煎蛋,但只有两个鸡蛋,妈妈看向一旁的德善。
就在妈妈准备说的时候,德善主动开口道:“你们不用管我,我不吃也可以。”
其实她是真的很想吃,但为了不让母亲为难,不让姐姐弟弟不开心,她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直到她18岁成人礼的时候,她也想给自己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但这个要求也被大家习惯性地忽略和遗忘了。
终于忍不住崩溃起来,把这些年的委屈和心酸发泄了出来:
“为什么都这样对我?我好欺负吗?我是可以随便对待且无所谓的人吗?”
因为德善的懂事、敏感,让她从小就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喜好,也导致了自己一直都不被大家关注。
若她钝感力强一点,不让自己那么敏感,可能她这些年也不至于让自己过得那么难受、委屈。
其实,生活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难受、不好,主要还是我们对待生活采取的方式和态度,钝感一点,我们会过得更开心一点。
02、工作中,钝感一点
初入职场的人一般会经常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被领导批评了,被同事嘲笑了,被客户多次刁难,……
如果内心一直有股怨气发泄不出来,将会影响后面的工作,产生更糟糕的结果。
记得以前我做暑假工时遇到一个同事,叫小刘。
她在工作中因一件小事被领导被狠狠批了一顿,一直黑着脸。
其他同事有需要她协助的,她也不回应,惹得大家很是不快。
下班回家后她继续黑着脸,将满脸的不快也带给了家人,一家人整晚都过得不开心。
第二天,她仍然没放下心中的不快,继续把不满挂在脸上,这样不仅影响工作氛围影响工作效率,还无法带给团队积极的能量。
很快,领导也发觉了这些,并以不胜任工作为由辞退了她。
其实,在工作中这本是一件小事,只因她抗压能力太弱,太过于在乎那些话,结果吧自己的工作丢了。
若她能钝感一点,不那么刻意的在乎领导的话,或许她的工作会做的很顺,也不会被辞退了。
而同样的境遇,同事小李却没有这些放在心上。
领导批评时,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废生气,而是想办法改进自己的工作,努力服务好客户;同事取笑时,他也是一笑而过,继续和大家一起努力。
这样下来,既让工作顺利进行,也和同事处理的非常融洽,领导也对他青睐有加。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的热情被消耗殆尽,如果不能及时调整,那我们就会陷入无尽的内耗中。
而学会钝感一点,皮实一点,就不会让自己轻易被不良信息所控制和引导,也就不会因此而轻易怀疑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03、人生中,钝感一点
在人生中钝感一点,不仅会让我们走得更顺畅,还会让我们走的更长。
贾平凹曾经在一期《朗读者》中,提到自己刚开始写作时,曾说:“稿件源源不断地给人投过去,又源源不断地退回来。”
甚至大学毕业时,被退回的稿件满满地装了两个箱子,室友还故意把退稿信贴在贾平凹床边。
董卿问这会不会对他造成刺激时,贾平凹不以为然地表示:“这其实是一种鼓励。”
也因为他的不以为意,让他在文坛中博得了一席之地。
明代大文豪宋濂,因家境贫寒,请不起名师指导,便徒步百里之外,向同乡先贤前辈请教求教。因门人弟子众多,前辈的言辞和态度一直都不怎么委婉。
宋濂便一直等在旁边低身请教,遭到前辈训斥时,他只是更为恭敬,礼数更为周到,等到他们心情好些时,再继续寻求指导。
正是凭借着这股子“愚钝”劲,宋濂他获得了不少教益,并也因此成为了一代大文学家。
宋濂的“愚钝”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钝感力,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并为之努力向前。
钝感力就是一种态度和技巧。
在现代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更要学会降低敏感度。
保持钝感、淡定、从容、平和的心态,将是化解各种人际危机、矛盾和冲突,建立和谐人生状态的重要法则。
写在最后:
马克·鲍尔莱所说: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拥有钝感力,就是教会我们把自己身上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放在一边,不那么可以的去对待,过好自己的生活。
就像《士兵突击》的许三多,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憨傻的笨蛋,但他凭借着那股不不抛弃,不放弃的“钝感力”,最终成为了最优秀的士兵。
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能力和才华也不一定能解决,而钝感力确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好的方式。
余生,愿我们都能拥有这通透的钝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