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每次作文都是让人头痛的问题,总觉得写不出来,没什么可写的。老师所看到的作文,不是没有写完,就是干瘪无物,更别说有什么感情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突破作文:
一、留心观察。文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首先,我们得观察生活。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经历很多的人和事,或多或少对我们都有影响,这个时候得用心去观察和感受,做到“有心”,必要的时候可以用笔记本把当时的情景记录下来,不止记时间、当事人、地点,还要记当时的心情及感受。其次,我们得观察自然事物。自然界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观察,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的变换,风光雾霭,生长的喜悦,凋零的悲伤,每天和自然界的大多数东西接触,我们就能熟视无睹吗?
二、大量阅读。阅读可以给与我们很多东西。每一个大文学家都做了数量巨大的阅读,很多东西不能亲自去观看和仔细感受的时候,去阅读吧!它可以告诉我们想知道的一切。在阅读中去学习别人是怎样安排文章结构的,在阅读中学习别人是怎样遣词造句的,在阅读中学习别人是怎样做到语言优美的,同样在阅读中学习别人是怎样投著感情的,同时阅读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写作素材,丰富文章。
三、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你得把你知道的一切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个时候,你得掌握各种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你在写作的时候肯定要先考虑这个材料给的主题是适合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是散文?文章的结构是适合安排总——分、总——分——总,还是分——的形式?文章的语言是简练、质朴还是华美、繁复?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文章在什么时候用比喻、比拟、典故、引用、排比这些修辞的时候都要合理的安排好。一篇好的文章是熟练适当的作用好各种技巧。
四、投入感情,言之有物。一篇再华丽,再优美,结构再合理的文章却是没有感情的文章也是空洞的,无法引人入胜的,引不起读者的共鸣的文章是失败的。古往今来,那些名垂千古的佳文都是情感的集大成者,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和代入感。本来文学就是来源于生活,如果不回到生活中去也是不行的。古人有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有些时候,可能就是情感宣泄的需要才成就了一篇声情并茂的佳文。
五、多想、多练、多写。平时多琢磨怎样将文章写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灵感乍现的时候,一定要写下来。当你泉思涌现时,才能下笔如有神。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打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日积月累的努力总会给与你一个无畏的信心。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人们对自己好兴趣的东西总是特别用心、专注,令人神往,它指示着我们像向着那个方向前进。所以想要写好文章,就把它当成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