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参加GRE考试培训的时候,老师推荐的英文字典是Merriam-Webster字典,它是一本用英文解释英文的字典,能准确的告诉你这个英文单词最原始的意思是什么。用中英字典的缺点是,中文翻译出来的意思会在原来的英文翻译上再叠加一层含义,理解起来会有种隔着一层纱的感觉。 就好象很多中文词的意思,如果不查字典,有时候并不知道它具体的含义是什么,用不完全理解的中文来解释一个英文单词,要有多变扭就有多变扭了。
今天想写一下关于“乐观”的话题,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乐观”就是心情愉快。在网上查一下,“乐观”的汉语字典解释是,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与“悲观”相对。第一层意思猜对了,这个词关键的意思是第二层,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什么叫“充满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对于未来会更好的判断是准确的,坚信一定会发生的。“未来会更好”是结果,是对于这个结果会发生的预期,充满了信心。“悲观”也是一种信心,只是悲观者的预期是“未来会更糟”,而且他们相信这个预期。
经济学家认为股票价格是不能预测的,因为新知识的出现是不可预测的,未来发生的事情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太快了,太随机了,我们是无法预测的,所有的猜想都是基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做的判断。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未来的预测,不管好的还是不好,都是不准确的。
自证预言(又称“自我应验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推理来了,预测是不准确的,如果预测未来会变得更好,人的行为就会受到影响,最后预测的事情就会发生;反之,如果预测未来会变得更糟,人的行为也会受到影响,最后预测的事情也会发生。比如,如果我相信自己能学好英语,不管我的基础有多差(26个字母都不认识),只要我相信自己能做好,我就会积极的去做,最后我真的就能把英语学好;但是,如果我相信自己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基于我26个字母都不认识的事实,我就会选择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行为),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乐观不是天生的,不是已知信息有利而自然产生的,乐观是一种选择,是一种不管已知信息有利还是不利的选择,是一种后天可以习得的能力。基于同样的信息(26个字母都不认识),选择乐观还是悲观,结果完全不同。说是一种能力,因为他们总能在不利的环境下,坚信未来会更好,通过自己的长期不断努力,来实现自己的预测。乐观的人,他们不抱怨,遇到挫折,不气馁。
悲观可能是天生的。悲观者,消极颓丧,对前途缺乏信心。他们基于的一个事实是,自己努力了,但是每次都失败,证明了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这个就成为了他们判断其他事情的依据。推理“貌似”很自然,其实这是在找借口,找借口永远比找方法容易得多,一句“我不适合做这个”就可以把自己不努力的行为,解释的完美无缺。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根本就没有努力过,他们所谓的努力只是试了几次,坚持了几周,失败了诺干次而已,他们只是“暂时”肉眼没有看到进步而已。如果成功是那么容易的话,世界上的成功者岂不是比失败者多很多,现实世界中,成功者永远都是少数。
选择悲观还是选择乐观,都是在自己脑子里发生的,选择之后,前面的路就已经定下了,一条会越走越狭隘,越走越迷茫,而另外一条就会越走越开阔,越走越敞亮。不知道怎么选,没能力做选择的时候,就选“乐观",开心点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