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花了很长的时间用来在当当网上选了书籍,因为最近2天的活动力度确实很大。洋洋洒洒地选了一千多元的书籍,最终却没有点下结算的按键。
在这之前我购物欲望满满,认为怎么都要买上几百元的书,才能显示自己是读书之人。但是在点下付款的瞬间,又想起书架上很多没有读的书,就打了退堂鼓。
今天点评小群里,讨论了这个问题,不死君说他只给孩子买了书,因为他买了很多书都没有看,看书的速度比不过买书的速度。我也是一样,我就是买的书一书架,看完的书只有一排。
还有小群里的耀辉说到,推荐买个kindle,然后花 100块钱办个lindle unlimited,全年几百万本书免费看。
下午上班,我同唐师傅说我差点买了1000块的书,唐师傅说不是给你送了个汉王么?我第一个反应就是题目,书非纸质不能读也。
我偏爱读纸质书,在我看来,翻阅纸质的书才有阅读的仪式感。从指间直达到心,顺着全身的血管,伴着氧气的输送就到达了大脑,这一流程下来真的是全身舒爽。
其实翻阅纸质书的时候,除了获取知识完,还有成就感。成就感来源于你翻过最后一页,合上书页后的那一声长叹。终于又读完一本书了,就如同走完了一段旅程,最终完结。可能路途略显长远,或者行程并不顺利,但是到达终点总是满足的,因为又征服了一段自己从未走过的茫然路途。
我在早起的时候,头脑是不清醒的,只有喝过一杯温开水,肠胃先唤醒了。再坐在书桌前,翻开第一页书,慢慢地唤醒大脑。随着书卷里的香气,大脑唤醒了就会唤醒自己的思维,这个时候读需要思考的书籍,做读书笔记效果很好。
其余的时间,有空就拿本书来,或者在锅前,或者在地垫上,或者在室外的圆凳上,读些人文的书籍最为合适。
我挚爱纸质书是因为我翻看的时候有偷到时间的感觉,电子类的产品对于我来说,总是消磨时间的物件。
现在的手机功能强大,不仅仅是照相,上网自然很是便利。我也在手机上的阅读器中买过电子书,但是没怎么翻看过。总觉得拿起手机不刷朋友圈,不聊天,不八卦一下当下的娱乐圈,总觉得对不起手机的便利。
但是纸质书,我翻阅它的时候,只能翻阅他。随着书里的文字,让自己的心情波荡起伏,或喜或悲,或平静,或激动。这个时间只有我和书里的事,我属于书,书属于我。
我喜欢书桌前翻阅着书,感觉要比用手摁按键要来得直接。我摸着一张一张的书页,摸着是知识的衣角,感觉再翻阅下去,就能抱住心爱的人一样,扭捏,期待。但我按着汉王的按键,总觉得像是要打开潘多拉的墨盒,从屏幕那边窜出来个什么异性,吓了我的魂魄,多少还不是不如摸书来的踏实。
我喜欢看着纸质的书立在书架里,立满书的书架立在房间里,我立在书架前,看着高低不一的书整齐在那里。那个时候我的心是富足的,觉得我比别人多些什么?不是钱,但也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