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忽然之间,又想翻出麦兜故事来看。
麦兜的故事出了好几部,从最初的《麦兜故事》到后来的《菠萝油王子》到什么《麦兜响当当》到后来什么饭宝奇兵等等,一直都有出新。但最怀念的还是第一部《麦兜故事》。
记得当年还在读书,在宿舍和同学一起看《麦兜故事》,那深沉的画外音和麦兜小朋友的声音吸引了我。看完了整部剧,忽然觉得很伤感。
是的,在 相岗 这种地方,人多地少,楼价高,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那么比如生活节奏也是飞快,麦兜故事写的就是这么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很淡然,幽默中带着苦涩,我看豆瓣的影评,有人说写的就是普通人的失败,我觉得很有道理。
麦兜是一个差点叫做麦胶的小朋友,她母亲在临盆时对一个胶兜(简单说就是塑料盆)许愿,想他好叻(广东话,简单意思可以理解为很厉害很聪明等等),又或者读书不叻出来工作很叻,又或者好像周润发和梁朝伟那么帅,其实这些都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母亲对自己小朋友无限的期望。
生活有时候很无奈,麦兜在校长的小吃店买不到粗面也买不到鱼蛋(鱼丸),然后就这么反复纠结,没有鱼蛋也没有粗面,人生很多时候也会陷入死循环。
麦兜想去马尔代夫,然而单亲妈妈没办法承担费用,忽悠小朋友说等发达了再去,后来麦兜病了,妈妈说等吃完药再去,于是麦兜真的把药都吃完了,妈妈终于不得已带他去了马尔代夫,“早机去,晚机返”,妈妈说这样最着数(最划得来)。然后麦兜和妈妈去了小时候最开心的一趟“马尔代夫”旅行。妈妈带她去坐缆车当做坐飞机,偷偷从冰箱带食物当做“飞机餐”,善意地满足了他的愿望。
麦兜想吃火鸡,妈妈买了陈列品打折的烤炉,后来终于带麦兜去了超市,两个人干体力活一样选了全超市的火鸡,终于选了一个最轻最便宜的火鸡,后来很开心拿回家,解冻了很久,然后做好后吃了很久,最后不得不吃到吐不想吃而倒掉了(天天吃,餐餐吃)。后来麦兜知道了火鸡的成长寿命还没有在他们从超市买回冻火鸡之后在他们家待的时间长。火鸡的味道,从超市买回来到吃的第一口时候已经达到了高 chao。然而尽管如此,在很多年后麦兜捧着妈妈的骨灰盒,依然后悔当年丢掉了那些吃不下的火鸡肉。
麦兜妈妈想他成才,去学运动员,没有场地也没有对手,只有天天“抢包山”,然而连包山都没有,都只能爬柜子。麦兜说我不喜欢抢包山,但是我爱我妈妈。
所有的情节,虽然诙谐搞笑,但都充满着妈妈对麦兜的爱和麦兜对妈妈的爱。
这部剧,总让我感到丝丝伤感。十几二十年前(麦兜应该是2001年出品)在宿舍和同学一起看这部片,然而现在和小朋友一起再次翻看这部剧,却让我无比伤感和沉默。
人生总是这样,没有鱼蛋没有粗面,但还是要继续。没有了妈妈,再美的马尔代夫也不如小时候妈妈带我去的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