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全集》学习笔记1:没有上过小学的伟人
疫情期间,大中小学暂时没有开学,但是学习不能落下啊!于是乎,在线学习风生水起,这可苦了家长和学生。
今天晚上和弟弟、弟妹视频聊天,得知大侄女二侄女每天从早晨六点开始在线上课,一直到晚上六点才结束一天的课程,因为没有教材,需要家长每天手抄各科学习内容。孩子和家长的辛苦自不用说了。
怎么说呢?我认为,累是应该的,学习不是请客吃饭玩游戏,不可能那么舒服舒坦,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啊!
今天咱们来说一个没有上过小学的伟人——马克思,他没有上过一天小学,但这并不代表他什么也不会,相反他在家长的教育下顺利完成小学教育升入中学,17岁就中学毕业读大学,最终成为了一代伟人!这其中,马克思父母功不可没。
马克思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呢?
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家中排行老三(有一兄一姐,共九个孩子)。在马克思出生那一年,这家的长子不幸夭折,于是,卡尔就成为这一家实际上的长子,备受父母疼爱。
卡尔·马克思的父亲叫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犹太律师,精通多种语言,学识渊博。
他的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出身荷兰犹太裔贵族。罕丽达的妹妹索菲亚在荷兰嫁给了商人里昂·飞利浦(他就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我们经常用的飞利浦剃须刀,就是马克思姨父的家业生产的)。马克思家庭的物质基础也是来自他母亲带来的丰厚嫁妆。
因此,马克思幼年时虽不是什么“富二代”,但起码算得上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马克思的小学教育是什么情况呢?
马克思没上过小学,他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熟读伏尔泰、莱布尼茨和牛顿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亨利希的思想立场,为他的儿子马克思营造了一个现代人文主义的思想环境。亨利希热爱古希腊艺术,喜欢莎士比亚,喜欢歌德、席勒等浪漫主义艺术家,语言天赋很好,熟练掌握拉丁文、希腊文、法文。
亨利希对儿子抱有很期望,在繁忙工作之余亲自教马克思德语、算术和图画课程,还经常带他去参观各种展览,游览名胜古迹,给他讲历史故事,分享世界各地的风俗和最新的要闻。
他们的邻居威斯特华伦公爵(后来成为马克思的岳父)是一名参事官,文化修养也很高,也特别喜欢马克思,当马克思来家里做客时,就常教他读古希腊荷马史诗以及近代英国莎士比亚的诗作。
这是不是令现在的我们叹为观止。所以,马克思虽然没上过小学,但知识水平不比同龄的孩子低,进入中学后成绩也十分优秀。
马克思的母亲在他的教育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
少年的马克思爱思考,总是喜欢刨根问底,有一次他问妈妈:“妈妈!什么叫‘具体”什么叫‘抽象’?” 妈妈说:“‘具体’就是看得见的,摸得到的;‘抽象’就是看不见的,摸不到的……” 第二天早晨,马克思在作文簿上写了:“今天早上我起来,看见我具体的妈妈,在烧具体的早饭。我打开具体的窗户,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抽象的新鲜空气……”
做个换位思考,如果你的孩子问你一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
马克思的母亲罕丽达生育了9个孩子,成天忙于家务,是料理家务的家庭主妇。她信奉犹太教,以《圣经》上说的夫妻间要相亲相爱的原则来塑造自己的形象,谦和温柔,整天忙于家务,关心孩子的成长。她一生的活动范围几乎完全局限于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孩子就是她的全部。马克思称母亲罕丽达是一个“整个儿地贡献给了爱与忠诚”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家庭主妇都能在儿子的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这就对马克思的教育和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这给我们当家长什么启示呢?
1.孩子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长在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责任,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2.考试,考高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掌握的知识,是孩子的视野。
3.培养并认真对待孩子的好奇心。
4.物质基础还是很重要的,当家长的要努力创造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