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总有那么三十几天不想上班。不想上班的原因除了老板交待的新任务难度系数较大以外,主要是孩子们放假了,我还得上班,她们不得不跟着爷爷奶奶,这是我不能全天候陪伴她们的第二个暑假。
有一天我问孩子,在公园跟哪些小朋友一起玩了,她说了很多名字,最后说别人的妈妈都在公园,就我的妈妈不在。为什么***的妈妈不用上班,我的妈妈要上班呢。说着就要哭出来。我突然一阵心酸,觉得亏欠孩子很多。
晚上躺在床上自我反省:我每天下班回到家,除了监督她们写作业,就是督促她们洗漱,睡觉。我觉得这根本不叫陪伴,只是每天能看见孩子。怪不得孩子们老向爸爸投诉妈妈不陪她们玩儿。
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陪伴的质量呢?我给自己提了几点要求。
每天讲一个故事
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平时我都是打开喜马拉雅APP给他们播放音频故事。我知道孩子们其实更喜欢听妈妈讲书上的故事,那从今往后我就每天睡前讲一本故事书,正好我也希望培养她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每天做一个互动游戏
从Dr.魏那学了一个激发孩子的大脑暗能量的游戏---发散性思维游戏。就是向孩子提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孩子们去开脑洞。比如“一个可乐罐,除了装可乐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用途?”“假如你是妖怪,那你要怎么样才能吃到唐僧肉?”
激发孩子们的大脑暗能量,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孩子未来会善于打破常规,善于创新。碰到困难问题的时候,总能想出一般人想不出来的独特的解决方法。这也正是我期望看到她们长成的样子。
同一个时间 做同一件事
孩子们喜欢画画,那我们可以一起画一幅画;
孩子们喜欢弹琴,我们一起学新的曲子;
哪怕是我要洗衣服,他们也可以力所能及的帮我晾衣服收衣服叠衣服。
有一些他们没法参与的家务,我尽量安排在他们睡觉后,或者早点起床再做。
原则就是跟孩子们在一起时,我们要一起做同一件事。
践行
为了能促使我很好的践行。我要把这些计划讲给孩子们听,并且约定我文中提到的事情,他们只要提出,我就要无条件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