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境:
当我们满腔热情的编写需求文档,或者洋洋洒洒的coding,甚至已经交付上线满怀成功喜悦时,不得不变的变化出现了。然后,我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一下变得分文不值。心里暗暗默念,太坑了吧,怎么之前不想清楚……
我们还有很多情境,用户进行UAT测试时,发现尼玛开发出来的是个啥东东,和用户想要的完全不一样。。
如果想改变现状,我们需要先做出改变。
Inception方法
Inception并不是电影<盗梦空间>,是ThoughtWorks一套基于Design Thinking理念的产品协同设计创新实践。通过与业务团队的集中高效分析,采用集中式、互动式的设计工作坊,帮助团队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对产品范围的一致,快速进入产品交付,并为后续迭代交付建立良好的协作基调。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相关的培训,学习了部分Inception方法,我把它称作产品探索工作坊。
产品探索工作坊从用户分析开始,进行业务愿景分析,用户流程分析,优先级排列等等。主要目的是帮助团队建立产品化思维,以及在交付过程中统一语言。
产品愿景
产品探索工作坊第一个环节,帮助产品团队明确产品愿景。
如果团队不能完全明确产品愿景,团队也不可能有产品化思维,在面对用户需求时,只管落地,不管是否符合产品的愿景,不进行甄别,那么极有可能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可最后完成的却是龙猫,甚至只是个四不像。
产品愿景要回答为什么创造这个产品这一根本问题,用来使团队目标一致,对价值主张形成共识。
团队每个人独立地回答产品愿景下的每一行问题,通过发散-收敛的方式最终产品的愿景和价值。
干系人分析
产品探索工作坊第二个环节,帮助产品团队识别关键核心用户,从而判断当前阶段重点考虑哪些用户需求,管理重要干系人。
干系人分析通过建立影响程度和感兴趣程度二维坐标系,针对这两方面为产品所有干系人选择合适的坐标,同时划分高价值用户,中价值用户和低价值用户三个界线。最右上范围内的用户就是产品的核心用户。
用户画像
产品探索工作坊第三个环节,帮助产品团队统一用户信息及用户行为,在交付过程中基于一致的用户进行讨论和分析,快速聚焦和专注目标用户的行为和诉求进行产品设计。避免上述提到的情境出现,用户对我们设计的产品不认可,甚至觉得完全不是他想要的东西。
用户画像是建立在真实用户的真实数据之上的目标用户代表,它可以是真实用户,也可以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
用户体验地图
产品探索工作坊第四个环节,帮助团队梳理用户场景和体验问题。用户体验地图基于用户画像和用户场景识别,将用户在具体场景下面对产品的关键接触点描述出来,分析各接触点用户的情感和感受,定位体验过程中的痛点,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次产品探索工作坊主要围绕产品定义的过程,还未完待续,期待参加下集,再来和大家分享^_^
顺便说一下,我不是托,但我要强烈推荐一下Thoughtworks的inception方法,不是我一个人说好,群众的声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