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没事干,随便看了一集奇葩说,里面讨论的题目是 如果变成了自己以前讨厌的人,没有过多理会里面的辩论,我只是一直在想,一直在反思——我变了么?
也不知是记忆衰退还是发生的事太多,感觉以前的一切好像都是假的,好像自己从一开始就是现在这么大了。
以前的自己是什么样,那会讨厌什么样的人?
以前的我好像和现在没有太大变化,我有着自己的看法,有着自己的梦想,并且愿意获得思想上的重建,享受三观的崩坏。
以前我讨厌被大人夸奖,我认为那是虚伪的,因为深知自己阅历之浅,我知道,我的一切都是不够的。 现在我也不会因为被外行夸奖而开心,我知道那是肤浅的,我也明白自己努力不够 锻炼不够。
以前我向往尊重,对他人的最大限度的包容,理解他人的不同,尊重他人的选择,接受他人的倾诉,我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没有那么多道德绑架,我喜欢接触个性十足的灵魂,我喜欢看到个人对整体的质疑,我知道很多成规则的东西 本也是不完美 可以改动的,从未迷信规则 所以更不会以此去控制任何人。
现在我也追求尊重,并且同不尊重他人的人据理力争——这样是不是没有去【尊重】这些人的存在呢?
是的, 因为尊重是一种规则, 一个主动攻击他人【他人并没有触犯法律】的人,冒犯了尊重的边界,允许他们的存在,就是在剥夺一些人正当的权益。
以前我讨厌什么样的人?我讨厌虚伪的人。我讨厌不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因为错误不可耻,错误恰恰是一次改进的机会,恰恰是一个人真实的表现, 而不承认错误,则是一个人虚伪的最大体现。
现在我也讨厌这种人,并且,似乎并没有成为这样的人——但在这之前,我曾或多或少是。
大概初中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撒谎的人,非常在意面子,非常害怕自己犯错被指出。 而碰巧我有一个说话很直的朋友,她绝不会放过我任何一次借口,一定会把我逼得无法回避而承认错误。
那时的我,即便非常矛盾,非常难受,却很清楚一件事:这样的朋友,对我来说很必要。
感谢她的存在,即便她人缘不好,我只会更加认为她是可贵的。
确实人说话可以讲究技巧,可以同时做到说出实情以及让他人舒服, 但是在对别人高要求之前,我认为更应该分清什么是重要的, 只要她说的是真的,那么说话难听或直白,只是为她处事造成一些麻烦,但对于被说的人 不应该过多去计较,任何一次计较,都是自己试图粉饰 包庇自己的行为。
当然要剔除一个人的虚伪,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初中到高中时期我被除去了大半,但在大学时期,还存留着一些,甚至至今,也不能说完全是干净的。
一个人会在被他人过度怪罪时,本能地去保护自己。有时候人们会因此失去安全感,害怕对方的指责会变成对方侵害自己的理由, 出于这种心理的自我辩解,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他们判断出对方没有伤害的打算时,会愿意诚恳地承认错误。
人都不希望自己是错的,但是有些东西 不是不希望就有用。
有时候人们只是弄错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丢人, 承认错误的那一瞬间也许看起来很丢人,可是之后认认真真去面对事实的样子,甚至能使之前承认错误的行为也变得可爱起来。
其他的,好像真想不起来有什么特别讨厌的。小时候的莽莽撞撞,在变成大人后也并未收敛,甚至小时候更加包容一些事情,长大反而学会了锋芒。
可喜可贺,没有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