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修身)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①.虽有荣观2,燕处③超然④.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注释】
①辎重:军队运载粮食、器械的车。
②荣观:贵族享乐游玩的地方,文中代指华丽的生活。
③燕处:安闲而居。燕,安闲。处,居。
④超然:不为外物所动的样子。
⑤万乘之主:一辆兵车叫做一乘,具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在当时是实力强大的国家,故“万乘之主”就是指大国的君主。
【译文)
重是轻的基础,静是动的根本。所以君子每天不管走到哪里都不忘带着装运粮食物品的车辆。虽然享有繁华的生活,也安闲而居,但他却能超然处之,不为所动。为什么有的大国君主,却因为个人享乐而不重视国家呢?不重视国家就会丧失基础,轻举妄动就会丧失根本。
感悟:重是轻的基础,静是动的根本,这也就是相对论。重与轻是相对而言。就像那个坑,一斤铁和一斤棉花谁重?是的呀,铁重?棉花重?不都是相对而言么。动静,更是物理老师教的相对运动。静是动得根本,以静制动,以安静克制躁动;宁静致远,用平静达到高远。都强调动静的相生相克,相互制约,互为依存。
所以君子每天不管走到哪里,都不忘带着装运粮食物品的车辆。也就是帅哥,开上自己的宝马,云游天下,才会显得安详而从容。否则,如果包包罐罐,疙疙瘩瘩,何来从容。同样,面对繁华的生活,却能安闲而居,超然处之,不为所动,就如陶公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面对繁华而心闲。轻举妄动就会丧失根本,不过这也是相对概念,轻举妄动,故不可取,然而过分的保守,就成固步自封了,也不可取。左倾右倾皆不如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