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锻炼方式了,在开始跑步前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内容就来自著名健身教练张展晖的《跑步治愈》。
一、跑步的几大好处
1、改善心肺功能;
2、滋养大脑,改善情绪;
3、获得心流体验;
4、对场地和时间要求少;
5、数据化程度最高,便于测量和管理。
二、跑步常见的问题
1、感觉跑步太痛苦,难以坚持;
2、不明原因的足底或者后跟疼;
3、出现或者害怕膝盖损伤;
4、担心腿会变粗。
三、跑步的正确打开方式
首先要明确,跑步不是一件需要靠毅力坚持的事情。其实不光是跑步,其他事情也一样,一味靠意志力强制是不可能长久的。
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要爱上跑步,并且马上开始了行动,但跑了几次,总给你留下“跑步很难,有些痛苦”的印象,以至于下次在门口看见跑鞋,还没穿呢,内心就有一股力量拦着你,“算了吧,别跑了/下次吧!”,如果是这样,那你大概率是跑步方法错了。
1、科学跑步的第一步,设置合理强度。
开始跑步时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贪多。张展晖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月的跑步计划是这样的:
第一周,第一天(跑4分钟+走1分钟)×4,隔一天后(跑5分钟+走1分钟)×4,再隔一天后(跑5分钟+走1分钟)×5;
第二周,第一天(跑7分钟+走1分钟)×3,隔一天后(跑8分钟+走1分钟)×3,再隔一天后(跑9分钟+走1分钟)×3;
第三周,第一天(跑11分钟+走1分钟)×2,隔一天后(跑13分钟+走1分钟)×2,再隔一天后(跑15分钟+走1分钟)×2;
第四周,减量恢复,第一天(跑11分钟+走1分钟)×2,隔一天后(跑12分钟+走1分钟)×2,再隔一天后(跑10分钟+走1分钟)×3。
从第二个月开始才一次连续跑20-30分钟,以后再适度加强。
跑步强度以达到轻松跑的目标为准。所谓轻松跑按跑步时的心率计算,具体公式:轻松跑心率的下限是(220-年龄-静息心率)×59%+静息心率;上限是(220-年龄-静息心率)×74%+静息心率。以静息心率70为例,轻松跑的心率区间就是132——148之间。
2、热身特别重要,热身特别重要,热身特别重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具体原因就不细讲了,总之你记得跑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就好了。
正确的热身运动应选择动态伸展,主要包括活动脚、活动膝盖、活动髋、活动肩这几部分。
跑后要做静态拉伸,就是将一个动作控制在30秒内,完成3—4次即可。比如日常的压腿就属于静态拉伸动作。
3、纠正错误跑姿。
避免“坐着跑”。“坐着跑”,顾名思义,跑步时双脚腾空后身体重心落在屁股上,像坐在一个板凳上跑。跑步时可以把手自然地搭在自己的臀部上,如果手感受到了额外的抵抗力,那就意味着臀部被留在了后面,如果手只是感觉被“放”在臀部,没有额外受力,就是正确的姿势;另外要关注自己不要出现过度跨步;跑步的时候膝盖和脚尖最好都是朝向正前方。
“坐着跑” 正确跑姿
“坐着跑”会让大腿越跑越粗,同时还伤害膝盖和脚踝,而过度跨步会导致足底筋膜炎和关节受伤。
四、跑步中的那些小技巧
1、鞋子。选择缓冲性、包裹性和透气性好的跑鞋。
2、鞋带。最下面的鞋带放松,别系紧,最上面脚踝位置要系紧。这样前脚掌和脚趾会更加放松,容易发力,同时脚着地时不会向前滑,顶到鞋尖。
3、扁平足或是存在足底肌肉筋膜力量出现问题引起的足底肌肉不适,可以通过跑步前做脚趾操来帮助缓解疼痛。
4、用鼻子呼吸,而且要慢慢学习腹式呼吸。
5、跑步的合理频次:跑步最好的运动频次是一周跑2—5次,合适的步频是180步/分钟。
停止跑步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天,长时间不跑后,再次开始跑步时要重新根据自己的静息心率制订新计划。
6、不能跑步的情况:感冒、酒后、严重睡眠不足、女性生理期。
7、腿部肌肉疲劳酸痛的恢复方法:按摩恢复、筋膜枪恢复、压缩裤或者压缩腿套恢复。
我总结的关于跑步的小知识就这些了,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去读《跑步治愈》这本书,书里还有许多其他重要内容。
村上春树把他二十五年跑步路上想到的、学到的东西写成了一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么高级的书名,是不是诱惑你也想要跑起来了。
不论在海边、在公园、在路旁,奔跑起来,像小时候那样,感受风在你身边拂过,你会收获一种久违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