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扫落叶,疏疏枯草中,犹有花一枝,正是菊黄时。
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流下千古诗句,多少雅士爱菊、喜菊、以菊为知己,菊为花中四君子,其秀美多姿,却不以姿色取媚于人,而已素雅坚贞博得人们的称赞。人们爱它清秀不俗的外表,更爱它凌霜傲雪的风骨,千百年来,菊花成为高洁隐逸、顽强不屈精神的象征,它以其独特的风姿神韵活跃在文人墨士的诗词中。
早在战国时代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晋朝时,陶渊明爱菊成癖,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广为流传,至此,菊花便有了“花中隐士”的美名。
晋代最爱菊花、最懂菊花的人,非陶渊明莫属。
饮酒·其四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唐时菊的诗句
李商隐诗《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白居易有诗《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元稹也爱菊花,他写有《菊花》一诗: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郑谷眼中的菊花是身份卑微但却充满骨气的。他写有《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黄巢有二诗曰: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宋亡后,他痛心疾首,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寒菊 / 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李清照(宋)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对晏几道而言,菊花是聚散离合的标志。
蝶恋花
黄菊开时伤聚散。
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
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
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才子唐伯虎把菊花与自身乃至天下所有失意漂泊之人都紧密联系起来。
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
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
尽借篱落看秋风。
清时,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有专门对菊花的描写,从忆菊、访菊、种菊到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再到菊影、菊梦、残菊等,一共12题,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有闲阶级的文化生活情趣。(节选)
《忆菊》(蘅芜君 薛宝钗 )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怡红公子 贾宝玉)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对菊》(枕霞旧友 史湘云)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咏菊》(潇湘妃子 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潇湘妃子 林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簪菊》(蕉下客 贾探春)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无论朝代如何更迭,跨越千年仍不改人们对菊的喜爱之情。
我也爱菊,秋天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田野一片萧瑟,独自渉足垄埂荒郊,偶见菊花朵朵,飒爽英姿焕发立于风中,总会被感动,仿佛自己就是那菊,勇气自生。爱菊无以言表,借古人的诗句表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