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闺蜜L比较心烦。一见到我就眼泪涟涟。
以为她和男票吵架了,正准备帮忙分析一番。谁知,L告诉我,是和妈妈产生了歧见。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春节许多亲戚来串门,自然少不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长里短。大家夸L出落得越来越漂亮,L还未搭腔,L妈就抢着说:“哪有,那都是化妆化出来的”;大家夸L工作找的好,L妈马上说:“好什么,还不是给别人打工”;大家夸L厨艺进展神速,做的菜色香味俱全,L妈搭茬说:“平时懒着呐,干活儿没有一点儿眼力见儿。这次做好了,也是蒙上的”。可每每说这些话时,她的脸上明明有着得意的神色,仿佛嘴上虽然一直在否定,但其实对别人的夸奖还很满意。
更让L不能理解的是,每次妈妈想要赞美别人,和人客套几句时,也一定就会把L带上。比如,夸L表妹的衣服漂亮,最后就必定加上一句:“L就特别没眼光,不会挑衣服,买的没一件好看的”。再比如,夸表姐聪明,赞美之词过后,也必定要说一句说:“L就不这样,又笨又傻的,一点不灵光。”似乎,在夸赞“别人家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顺带贬低L一下,方才能显示出夸赞对方的诚意来。
天知道,L虽算不上女神级别,可也绝对称得起“美女”二字;工作稳定体面,收入不低,并且追求积极进取;爱读书,文艺范,很有自己的思想;生活中爱好广泛,富有情趣,最近还迷上了做菜和烘焙,并且一上手就有模有样。
可就是这样一个我们眼中好姑娘,却总是在自己的母亲那里莫名其妙的躺枪。她在妈妈那里得到的,永远只能是差评。终于,在L妈第N次当着别人这样说时,她再也忍受不了,心里的不满全部爆发了出来。本来愉快的春节,最后却闹得不欢而散。
「2」
L妈的做法确实有些过火,可听起来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每个父母的口中都会有那么几个“别人家的孩子”。面对别人的夸奖,他们已经习惯了接近于客套的谦虚。这样的事,虽然会让我们心里很不舒服,但也没有必要真的为此伤了和气。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介于“不说心里憋屈,说出来又显得矫情”之间吧。
我想,L说出来了,就会舒服了吧。谁知,劝慰了她几句之后,她反而哭的更厉害了。她向我诉说起了小时候的回忆,我才意识到,问题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小时候,L妈对L的要求颇为严格。别的小朋友都会有零用钱,而L则完全没有。一次,L和邻居小朋友一起玩,其他的小朋友说好一起去买棉花糖,可是L没有钱。于是小L跑上楼,问妈妈要五毛钱去买棉花糖。可是L妈严辞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不是告诉过你么?不准吃零食!”L哭闹、央求,换来的却只能是一张冷脸。于是,当别的小朋友一起举着棉花糖说说笑笑时,L却只能在一旁独自落泪。而L的家庭,绝没有贫困到给孩子买不起一支棉花糖。
当然,棉花糖只是代表。类似的还有爆米花、棒棒冰、洋娃娃……“富养女儿”的观念,在L妈那里完全走到了对立面。所以,L直到现在,都会觉得自己对金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敏感。哪怕是自己完全能够负担得起的东西,在在买之前也要在心里掂量好一番。
L妈似乎一直都以L的代言人自居。一次,L和妈妈去外婆家,大家讨论晚上吃什么。当问到L的意见时,L妈却马上拦过去:“不用问她,这么点儿个小孩儿,也能算个人?”还有一次,L体育课上抻了一下,回家和妈妈说自己的腰特别疼。L妈冷笑一声:“你这么点儿个小孩儿,还能有腰呀?”当时的L虽然年纪小,却感到了来自成人世界深深的忽视。但她除了暗自垂泪,无计可施。
当然,L也有反抗的时候。每当这时,L妈的惯用方法是:“我数到三……”如果L继续坚持,那么“三”的话音一落,随之而来的便是躲也躲不开的巴掌。从上学起,L的全部生活便是学习。L妈不让她插手任何家务,L想帮忙时,一律都会以碍手碍脚为由被哄走。可是,上大学以后,妈妈突然开始说她懒,埋怨她放假在家好吃懒做,不能分担任何家务。
这样的事情让我想起,许多父母中学时绝对不允许孩子早恋。可一旦上了大学、开始工作,他们就马上开始着急了——你怎么还不恋爱?怎么还不带个男/女朋友回来?怎么还不结婚?
可是,可是,压根就没人告诉过我,该怎么谈恋爱啊!
我面前的L,梨花带雨。一边哭一边委屈的说:“我努力的去学习,努力的去工作,努力的去做一切事,只为了成为一个能让他们感到自豪的女儿。可当我这一切做到时,在他们那里,我依然还是被忽视,被贬低。为什么做他们的女儿,就要受到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
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面前的,她无助得像一个小女孩,哭得让人心疼。
「3」
也许你会觉得,L的父母很不负责任。可是,他们也很爱这个女儿。女儿生病时,他们也会悉心照顾;女儿求学时,他们也会倾力支持;女儿进步时,他们也会感到欣慰。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对孩子奉行“三不”原则——语言上从不表扬,精神上从不鼓励,心理上从不重视。他们与孩子的交流,往往都是命令式、责备式、冷淡式。
我把他们称之为“中国式家长”。
在他们的的心里,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成为优秀的人,可是却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把他们培养得优秀。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受教育,却不知道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得最恰当的。他们对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友善,唯独对自己的孩子过于严肃和苛刻。
而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确实在外人看来基本符合优秀的标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只是这种被满足了的虚荣,从来不会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一切看起来都足够美好,只有这样长大的孩子本身,心里会径自存留着那些的阴影,还有那么一点点自卑。
如果,你也曾有过来自父母的“伤害”,那么你一定懂我在说什么。
「4」
心理学的概念里,有一个词叫做“原生家庭”。大意就是说除了基因原因以外,在一个人出生直至长大的漫长岁月里,父母的基本观点、行为方式、家庭的氛围以及互动关系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的一生。我们在童年时代里受到的启蒙和对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如果,你的父母脾气暴躁,那么你脾气也很有可能极易被点燃。如果父母对你过于“穷养”,那么你也很有可能在金钱上不太大气。如果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那么现在的你,很有可能会常常难以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常怀着一颗易被伤害的“玻璃心”。
只是,你也要明白,我们的父母,本非圣贤。他们的观念本身,也受到了时代和各种因素的局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万不得已。要相信,他们给予你的伤害是无意而为之——即使他们的方法和行为现在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但至少也是当时的情境下,他们所认为的最优解。如果当时能有人告诉他们更好的教育方式和行为方法,相信他们一定不会选择对你给予那些难以释怀的伤害。
当我们能够观山,我们已经远离了山;当我们能够看海,我们已经远离了海。值得庆幸的是,当我们已经发现了原生家庭产生的负面影响,说明我们已经能够抽离出来,客观地检视自我。直面审视,理性分析,继承你想继承的,反叛你想反叛的,选择你想选择的。多年以后,当你已经成为了想成为的自己,回头看看,说不定,那些当年你想拼命挣脱的烙印,早已换了另一种方式,嵌入了你的内里。也许,正是因为它们,才最终成就了一个更为优秀的你。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渐老。也许,我们的父母不能坐视我们忧愁,不能陪伴我们流泪。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帮我们练成了如此强壮的手臂。
愿岁月能让一切伤害释怀,愿每一颗心,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个别句子引用自@王潇_潇洒姐《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