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樱木花道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便愣住了,脑海中立刻闪现出母亲的身影,渺小,甚至卑微。
我们大多数人的母亲,看上去似乎并不伟大。她也是很普通的凡夫俗子,有着再正常不过的喜怒哀乐。但我们印象深刻的,往往是母亲的唠叨和责备,伴随着反复不休的鸡毛蒜皮,让生活蒙了尘,落了灰。只有在必要的赞扬和怀念时,那些可爱的时光,才会一不小心从某个角落跌落下来。
然后我们双手合十,我们心存感激。
可是,我们的母亲不是用来怀念的,更不是用来向别人赞颂母爱的伟大的。当岁月一点点让我们变得理智,便会明白,她,是用来爱的。
小时候,我们对母亲都会有依赖感,外面的风雨再大,躲在那个怀抱里,始终是安全的。因为我们还小,我们可以撒娇,可以哭闹,可以不听话,可以任性地消耗着她所有方式的爱……她毫无怨言,因为,她等得起。
后来,我们长大了,就不要再让她伤心了。她给过我们最好的,我们同样也应该给她最好的,就像,以后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我们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却总是拿着爱的名义,草草敷衍了自己。
不可否认,母亲变得越来越操心,越来越小心谨慎,也越来越孤独。她恨不得将所有知道的道理都告诉你,将所有有用的都给你,给你双手奉上,不需要谢谢。但很多时候,我们不仅没有谢谢,还觉得有些烦。
再后来,我们渐渐开始成熟,自己也感受到了时间的力量,它把我们催向了远方。我们与母亲的联系越来越少,从刚开始的放松,到最后的失落与思念。只有分开时,我们才会像咿呀学语的孩童,时时寻找母亲的怀抱。
我们都太忙了,忙着生,忙着死。忙着我们根本看不到的未来。从之前絮絮叨叨的一大堆话,变成了简短的几个字。她学会了微信,乐此不疲地给你发着消息,给你的朋友圈点赞,评论。
“你忙吧,再见。”
“你们那里有大雨,多穿点。”
“午饭吃了什么?”
“早点休息……”
大多数时间,她开始沉默了。当我准备了好多话要和她讲的时候,她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般,连忙说“你忙吧,我不打扰你了。”
言语之间,都是拘谨,都是生疏。
她变得越来越像个孩子,她拼尽全力让你不那么快地讨厌她,嫌她烦,便将这思念的苦,一个人偷偷咽下。她整天笑容满面,她其实孤独成瘾。
她清清楚楚地知道,她等不起了。可她,从不着急,从不催你长大,她最欢喜的,还是你像小时候那样,没有她就照顾不好自己,这样她才不会觉得自己没用了,老了……她想把最好的给你,期限是一辈子。从一开始,这就不是一场交易,而是心甘情愿地付出。
现在的她,彻彻底底变成了孩子,等你去爱她。她给的爱也许不够体面,不够理智。那你问问自己,你还愿意继续爱她吗?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听她说这说那,愿意努力一点,给她一个确定的未来,愿意,爱她吗?
你的母亲,一直都怀着一颗期待的心,等着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