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P6出来时,宋姐脸上已经看出了疲惫,平时话很多的东石也渐渐沉默了。开始时我在前面领路,因为要寻找路标,所以困意还不是很明显,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交替和东石在前面带路了,宋姐还是始终在中间的位置。
好在这个830的爬升并不陡,大多是之字形的盘山古道,爬起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初春的山里已经有了一些潮气,混和着身体散发出来的热量,让人时冷时热。每一口呼出的空气都凝结成哈气,干扰着前进的视线。
我们就像苦行僧一样,一步两步三步,低着头往上爬,不敢把头灯照的太远。刚刚上完了一段,以为就是山顶了,突然的变向之后就又是远不见顶的夜光路标,星星点点绵延到看不见的远方,仿佛是在提示着我们,这是一段永远没有尽头的爬升。
小贴士:我们应该学会对比距离和爬升的关系,学会辩别一公里内爬升300米和五公里内爬升300米的区别。这道理说起来简单,但真正有直观概念的小白,我想并不多。
我们就这样不太费力的输出着,途中遇到了很多体力已经耗尽的选手,适当的提示和鼓励之后,我们渐渐把他们都甩在后边了。从时间上来看,他们的完赛目标已经不太乐观。有时候关门兔就一定会面对这种虐心的场面,看着选手精疲力竭的挣扎着要在关门时间前赶到下一个CP点,可你心里很清楚,他们做不到了。而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只能告诉他们,兄弟时间不多了,加油。或者说放弃吧,下次再来复仇!我们只是比赛中的机器,冷酷的提醒着人们你将要被关门,而我们也要衡量和计算比赛的时间,让自己顺利的完成关门任务。
当我们完成了爬升,下降,到了最后一段柏油路面上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发现走在前面的东石,身体在以一种很夸张的方式扭动着前行,我原以为他是想放松一下肌肉,可后来到了一个转弯处时,见他像喝醉了一样,摇摇晃晃的根本没有转弯的意思,我马上大喊了一声。这才知道,他刚才是睡着了!
有了这个小笑话,又让我们几个清醒了一会儿,这时路标把我们引入了一个村庄。还是一如既往的白墙灰瓦,可奇怪的是这次我们没有看到一丝灯光,也没有听到一声狗叫。在头灯照射下,隐约能看见有淡淡的白雾笼罩了整个村子。
在这样的夜里,跑在这样的村庄,我脑海里控制不住的刷刷刷闪过了《盗墓笔记》《倩女幽魂》《吸血鬼日记》《黑夜传说》等等文学作品中一系列恐怖的场景。仔细回忆一下,应该是盗墓笔记居多,跑过一段小巷的硬化路面,左手边就是高高的白墙,正中间位置两扇非常矮小的木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锁头。这种门的高度我不低头都很难进得去的,再加上耳中听到了除了我们自己的脚步声,就是可怕的死一般的寂静。我就想问你,如果此刻是你的话,你会不会战战?我就问你战不战战!
好容易跑出了村庄,又过了一片田地,来到了另一个村子,令人欣慰的是可以看到灯光了!我们终于征服了最难的一段,顺利来到了CP7——青岭山。
进去继续吃喝,说实话这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任何胃口了,但为了完成任务就必须要补充食物的。只要你没吐你就得强迫自己吃下去,否则就很难在后边的路段保持体力。东石这时候已经困的不行了,简单补给之后,他提出要在这里小睡一会儿。加上这时候我们身后还有一批挣扎在关门边缘的选手。我也不想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也顺便把手表和电话充会儿电,就和宋姐边闲聊边等后边的选手,东石则去左边的小厢房里睡了。
这时候的我们,已经想不起要拍照了,我抽了两支烟,提醒宋姐适当拉伸一下,得知她的髂胫束并没有进一步恶化后,我放心了。看来新领悟的杖法确实管用,我把心得告诉他俩后,他们也适应了一路,现在逐渐用得顺手了。宋姐笑着说这次来黄山,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用杖。她并没有谢我,因为都是家人还说谢谢就太夹生了,不是么?
看了看时间,东石应该也睡了二十多分钟了。正要叫他时他自己走出来了。问他睡得咋样,他说他好像是睡着了,但我和宋姐聊天的内容他全都听到了,还能说出来。看来人到了这种时候,意识已经模糊,可本能又变得格外警觉。我想这可能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在极限生存条件里形成的一种本能吧。平时我们用不到,但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和血液中。
整理一下装备再次前行,下个补给点CP9还有14公里,400+爬升,走起~~~
我不知道那些大神在跑到这里时会是什么心路历程,我只知道对我而言,我想的只是如何到达下一个CP点,关于整个比赛,还是不想为好!低头赶路,莫问前程。
这时的天空格外的黑,我突然想起了“黎明前的黑暗”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在黎明之前,天是真的特别黑。身边的所有植物也开始凝结出一层露水,在走过时会打湿小腿。
我们也感到越来越冷。这时的宋姐一点也不精神,她已经跑不起来了,连平路也一步都不想跑。东石还是边走边睡,真想不通他是怎么做到的。反正他一直都是反科学的代表人物,我对他完全没有任何意见。
我心里一直在盘算着关门时间,眼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距离却并没有按期缩短,我的心里越来越着急了。这一路走来,我一直充当这个小团队的GPS和报时器,他俩不时会问我还有多远,还有多长时间。可在这种困倦的状态下,他俩连问都想不起问了。
随着天际开始泛白后,气温再次降到了新的低点,一阵阵寒意从后脑袭向全身,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失温的前兆了!
然后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很残忍的主意。我小声对宋姐说,天越来越冷了,东石没穿长裤一定很冷可别感冒了,不如我们跑一跑吧。宋姐什么都没说,甚至都没看我一眼,就双杖合一用手拎着开始小跑了。这时候我和东石的体力还可以,见宋姐开始跑了,东石也很自然的跑了起来。我跟在宋姐身后,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很明显她是在死撑,脚步很重,姿势也极不协调。我想只是因为我的那句话吧,东石可能会感冒,就这么一句话就足以让她不顾疲惫再次跑起来。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动力,能让宋姐固执的死撑?我想这就是爱吧,宋姐是爱我们的。她不愿因为她的虚弱让我们受苦,我估计她当时半昏迷的意识中,可能只有一个声音:跑跑就暖和了,可别给东石冻感冒了。至于CP点,至于比赛,我觉得她想都没想起来。
最后我们终于在黎明时分到达了CP8,遇到了站里两名来自无锡的志愿者哥们,幽默的谈吐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可惜忘记合影了,在此我要谢谢你们二位,是你们的乐观精神又给我了新的动力,原来正能量的我从来都不会孤独,谢谢了!
从CP8出来,天已经全亮了。不再需要头灯,再有11公里就是CP9,然后就剩下5公里路跑,胜利就在前方!可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11公里,400+的爬升,会是我们在整个比赛中最惊险的一段旅程。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2个半小时的时间,并且是在赛道的最后阶段,我推测这段路不会太难,每翻越一个山头我都觉得这应该是最后一座山了。不然2个半小时是肯定不够用的,作为普通选手来说,体力和精神都快要消耗殆尽时,2个半小时,充其量也就是一座山之后就全是平路或者缓坡的。
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当我们绝望地翻越了三个山头之后,还剩下半小时,而我的计算是我们还有5公里左右的路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在6分以内的配速才能顺利抵达。这对我和东石而言死命咬牙输出一轮应该问题不大,可现在体力已经透支的宋姐怎么办?
我不停的报着时间和距离,宋姐也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咬着嘴唇奋力奔跑着。4公里,3公里,2公里…………
这时命运之神又给了我们狠狠的一击,一个之字形的土路,竟然有四个回转之多,一度让我们感觉好像跑了一段又回到刚才的地方一样。旁边的小河不停的变换着位置,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又在右边。这时东石焦急的冲我大喊道:到底还有多远了你个老尾巴!
我也彻底懵逼了,按我的计算最多还有200米的距离,可眼前一点CP点的迹象也没有出现,还全都是一片荒野!这尼玛到底咋回事儿啊!事到如今,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最后一搏吧!于是我异常坚定的冲他喊道:还有500米了!他回头又喊:你带宋姐尽量跑着,我先去前边安排一下!喊完就急急往前冲去…………目测他大约是五分以内的配速在前边又拐了一个弯后,就消失了。
我跑在宋姐前面大约30米处,边跑边喊就快到了宋姐挺住宋姐加油等等毫无激情的话。宋姐满脸通红咬着嘴唇跌跌撞撞地跟着我。又拐了一个弯,看到了一段石阶上坡路,一个旅游的小伙子冲我们笑着喊:加油啊,前面二百米就是了!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看了一下表,分钟的数字刚刚跳了一下,我们俩还有整整一分钟的时间!我拚命的冲上了石阶,用尽洪荒之力跑上去,大约又过了100米左右时一个左转弯后我看到了拿着打卡器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迎下来,我又看了看表,还有三十秒,回头看了一下宋姐也追上来了,离我大约十五米远,工作人员先给我打了卡,然后宋姐的卡也打上了,再一看表,离关门时间仅仅相差了二十几秒!
哦耶!We made it!想想这事儿都后怕,要是关门兔也没能在关门时间前到达,将会是多么尴尬的一件事啊!如果因此而导致宋姐也被关门,我们得多么惋惜啊!不管咋说,我们到了!
这叫啥?这叫人不该死总有救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接下来就简单了,赛道解析上说剩下的五公里全是路跑了,而且时间是一个半小时。正当我们牛逼哄哄的跟CP9的志愿者道别时,他们告诉我们,不全是路跑,应该是一段大上坡和一段山路!
果不其然,按照醒目的路标前进,先是很长一段大上坡的柏油路,然后真的又进山了!但这一段的小山和前一段惊险的生死时速相比,根本没有任何挑战。一路说笑着前进,讽刺的是一路都没有领错路的我,在这个山上领他们走错了!错了大概二十米吧,小问题,小问题哈。
翻过山之后,就看到跑团的家人在路边冲我们挥手了!包括最先回来的小野马和左手。还有其它几个亲友团成员,兴奋得跟我们一起跑完了最后一段。
小野马第一个58公里顺利完赛,左手成功的达到了他赛前定的前十目标,宋姐也完成了人生中的首百,东石和我则精准的完成了关门兔任务。
那一晚,如果我们都年轻20岁,我想我们全都会喝的死去活来………………
第二天一早,我们原路返回大连。先是黄山北站,东石夫妇去游玩,宋姐左手和我转到合肥再回大连。
在机场偶遇三位大神,左一UTMB大神建航,左二168组的关门兔健美骑士,左四是稳健的北方大哥,168组第四名,就是那个有着一双十分性感滴美腿那个小老头儿,还记得么?
后记
回来以后,好多爱开玩笑的朋友都喊我大神。可我心里知道,这样的百公里并不难,难的是像左手那样全力奔跑的选手。东石,宋姐和我的速度都很慢,对跑过几个50公里的人来说应该很容易达到完赛目标的。
另外希望我文中那几个好为人师的小贴士,也真能帮到一些越野新手们。如果有错误还请海涵,毕竟我也是在不断摸索着。
还有很多在比赛中遇到,却没写进来的朋友,因为篇幅有限,实在抱歉了。
我还是我,一点都没变,还将继续奔奔卡卡滴跑下去,让我们一起加油,去遇到更好的自己吧!
感谢阅读o(︶︿︶)o
(全文完)
——尾巴叔@东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