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风险比=可能的回报÷可能的风险
看着公式,就知道,提高回报风险比的方法,无非有两个:要么加大分子,要么减小分母……
减小分母,可行的手段有这么几个:
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
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
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或者募资能力)
还有吗?想想吧。这其中的每一条,都值得你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而加大分子呢?有什么可行的手段?
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
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比如,若干次暴跌之后再买)
放长持有时间(比如,穿越一次以上的牛熊)
每个人的偏好不同,每个人的历史不同,每个人的欲望不同,所以,这里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以上各自罗列的三条,也不见得是最全面的罗列。我自己呢,能力也有限,最终罗列出来的有意义的也就这么三条。于是,我只能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做出选择。
最终,我的选择是这样的:
为了减小分母,我想办法继续提高场外赚钱能力,进场的钱,就当是丢了……
为了加大分子,我买入之后就不动,不管涨跌,穿越多次牛熊……
在投资中的实力到底指什么?
1. 研究事情的本质(学习能力),2. 资金数量。
频次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人怎样变坏的就会怎样变傻的
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
还有钱的话,就慢慢补仓;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荒谬,所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荒谬的世界,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帮助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交易之前,认真研究,深入学习;交易过后,无论输赢,都要总结归纳,修正自己的观念和思考,以便完善下一次的决策——这么做的人,在我眼里都是投资者,哪怕他们是“快进快出”。
他们甚至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手中正在买卖的究竟是什么!
“在牛市尾巴进场”,是绝大多数人的宿命,没啥可抱怨的,又因为是既定事实,所以也没有什么办法去逆转。然而,因为无知进场,又因为无知退场,这是最凄惨的结局。虽然是因为无知进场,但正是因为已经经历了无知的下场,所以玩命地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知者——这才是明智的选择,不仅明智,这才是强者的选择。
做一个强者。这是所有优秀交易者的信仰。也应该是一个“新手”,或者“新韭菜”必须树立的观念,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依然是一根韭菜”。
韭菜全然忽视了交易市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或者通俗点讲,就是牛熊交替。
投资不是“零和游戏”!
一切的礼貌与修养,本质上来看都是深入思考的产物,跟说不说脏话没关系。这世界没有什么坏人,只有好人、笨蛋和病人。在我看来,很多病根本就是笨出来的。当年,读完这篇论文,一下子觉得世界“变得”更阳光了!
成功的交易者永远是极少数。极少数的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就是,他们不为表象所动,他们喜欢探究表象之下的实质。研究透价值所在之后决定是否买卖。
你在错误的时机做了交易决策,那么其后最正确的对策是什么呢?很简单啊:等待下一个正确的时机!在正确的时机面前,哪怕连“价值”这个宝贝都显得弱不禁风、无能为力。所以,仔细观察一下吧:那些盲目相信价值投资的人,只能为自己的错误理解、错误决策默默地买单。
在交易市场里,实力指的究竟是什么?有一个清楚的定义: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
这种东西事实上很难得,但也不是无迹可循。有的人竟然可以源源不断地借到钱,另外一些人靠不断募资持有这种能力,估计也有的人像我一样靠“场外赚钱能力”。而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像我一样不断地在场外赚钱可能是唯一的优势策略。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则:控制仓位,永远要保留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
所以,韭菜想要翻身,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一条路可走:降低交易频次……降低降低再降低。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于抛硬币;
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
所以,降低交易频次的本质,是拒绝抛硬币,坚持逻辑推断。
所有的人都是向好的。可是,一旦这个人做了一个坏的决策,那么他将面临一个选择:承认错误,而后努力改正错误;不承认错误,而后把那个错误“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若是不小心做错了事,一定要改正,绝对不尝试去做任何形式的“合理化”。
所以,不想变傻,就必须做一件事情:
做一次傻事没关系,但,一旦发现自己很傻,就要马上纠正,绝对不能对自己的傻×行为进行合理化,否则,就只能在变傻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可怕的是,傻×绝对不孤独,因为他们天然人口比
例更高,共识更强烈,所以,若是你自己不足够警惕,那么你一定会变成一个感觉幸福实则痛苦的傻×——这一点毫无疑问。
所以,到最后,所有智者都是完全一样的,没有区别,他们的看法一致: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竟然不觉得过去的你很傻×,那表明你已经彻底变成了无可救药的傻×……
看看桥水的达里奥是怎么说的吧:痛苦+反思=进步
何为深度思考?长时间经常思考,时不时就拿来思考。盯着一个东西看很久很久,胡思乱想很久很久,就是所谓“深度思考”的唯一方法。就好像我们盯着天花板能看出原本看不到的图案一样,所有的深度思考,都是盯着一个小东西想很久很久的结果。笛卡尔发明直角坐标系,就是这么个过程。
只买交易量最大的那么一两个或者两三个标的。
这是一种智慧。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去相信整个市场的智商。市场都帮你选好了,为啥不服呢?
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更重要的是,人家有放弃自己智慧的智慧,和放弃自己智慧的勇气。
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还有另外一个定律作为支撑:
在交易市场上,涨得猛的,会涨得更猛;跌得狠的,会跌得更狠……于是,所有东西都在涨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涨得最猛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更可能涨;
在所有东西都在跌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跌得最少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最扛跌……
也许你会想,这不是在教我投机嘛!——别急,早晚你会有自己的结论的。只不过,在最早期的时候,你智商还不够,所以,必须暂时放弃智商的使用(而不是放弃智商的锻炼)而已。
记住,你要有生活,并且,生活最重要!从今天开始,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地生活!一定要学会自娱自乐。
交易上,你就是独来独往的;在生活里,你绝不独来独往,你广交各路善缘,且不断想办法让生活更多姿多彩。于是,你会明白,只在生命中的某一个狭小的领域里孤独,不仅不可怕,还很享受。独处”是促进生产力的最佳方式之一。
面强调过“场外赚钱能力”,否则你就会“命短”。那现在说的就是“场外大脑成长能力”,否则你就会“体弱”。
成功的交易者都知道,自己最需要的,除了现金之外,就是自身的成长。到最后,一切高质量的交易决策,都来自自己的成长……或者准确地讲,是自己的成长高度和那些拒绝成长的人所拥有的普遍认知水平之间的“认知落差”,那收益,根本就是个“认知落差瀑布”。
成长来自哪里?工作经验、努力学习。
一个特简单的原则可以瞬间上手:
熊市里你可以随便买买买!
牛市一段时间之后,要开始慎重慎重再慎重
你知道这不是一个零和游戏,由此你能一步一步得到很多很多颠倒
乾坤的结论……虽然你可以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但与此同时你没有忘
记锻炼自己的智商,于是,你渐渐变成一个有章有法的交易者。
你能看到周期,你能判断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频次交易,你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再也不用幼稚的“非黑即白”“你坏我好”之类的二元逻辑思考,你能透过表象研究实质,你总是尝试着去寻找能够更完整地解释这个世界的规律及其方法论。你甚至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你最终扳回了局势,你没有被那“天然的错误”所击败……你,凭什么是韭菜?!
如何把握周期呢?有很多种理论,最终,在我眼里只有一个东西简单靠谱容易上手不太可能出错:仔细观察体会绝大多数交易者的情绪。牛市里,FOMO情绪达到顶峰,各种投资者开始ALL-IN的时候,上升趋势渐渐到头了;熊市里,大多数“韭菜”经过失望谩骂而后竟然平静了的时候,下跌趋势渐渐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