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数据化,前不久看到讲深圳的路口装了人脸识别的摄像头,可以在行人闯红灯的时候识别出这个人,然后将个人信息po到大屏幕上。过去了这么久仍然没有发现这样的大屏幕,但人脸识别泛滥倒是真的。
虽然反对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和人脸识别,但是8月份的时候却也做过一件蠢事,大家讨论图书馆小孩子吵闹的问题。我恰恰提出了人脸识别摄像头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当时就有人提出了质疑,我也立马认识到了这件事情的荒诞,但更深一步,我作为一直以来坚持保护隐私的人为什么会提出这种想法?原因是我作为图书馆的读者,吵闹的小孩子切实让我心烦,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希望牺牲我的一部分权利来保障另一部分权利。而这恰恰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原因。
社会作为人的集合体,是以每个人牺牲一定的权利来保障社会机器运转的。比如满大街的摄像头虽然切切实实侵犯了人的隐私,但是却能带来更好的治安。
但是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节制的出卖自己的隐私换取更大的便利吗?
关于《心理测量者》
人类包括心理和个性在内的所有内在思维都被数值化,以此来衡量每个人犯罪的可能性。而无处不在的摄像头背后的系统Psycho-Pass恰恰能完成这样的工作,通过Psycho-Pass每个人在摄像头前有多大的犯罪概率一目了然,而犯罪率过高的人就会被逮捕或者就地处决,即使那个人并没有任何犯罪行为。
而日常的数据收集是这样的,互联网时代,数据的收集变得异常轻易。只要你使用联网的电子设备,数据就会被搜集,分析。如淘宝,你的每一次浏览行为对阿里巴巴带来的是更加细致的标签。这些标签用以给你推荐你有可能会想要的商品,尽可能的多卖东西给你。
抛去隐私保护的因素,每个人被数值化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数值化意味着甚至你都不能认清的真实的自己可以被别人了解。推送广告是小事,因此而操控你的行为才是统治者使用数据的合理方式。奥巴马选举的时候利用facebook的数据找到可能会支持自己的人群进行精准宣传,极大的扩大了自己的胜利面。这才是数据被利用最可怕的方式。
换句话,你的很多行为,你认为是自己的决策,其实很可能是被操控的。
说回《心理测量者》,除了里面能够通过面部得到你犯罪率的能力,Psycho-Pass作为世界的实际统治者还有决定你做什么工作的能力。通过数据的分析,你有多大的潜力,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能预测到。类似设定的还有《分歧者》,每个人的社会分工在基因阶段就是被设计好的,每个人生来做什么都不可改变。
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美丽新世界》也是如此,在基因层面被设定的阶级和分工是最省心的统治的方式。
当然不排除我有极端放大数据的重要性,而《心理测量者》也并不是在批判隐私滥用,但是自身隐私数据的不合理使用却是Psycho-Pass能够工作的关键。大数据、模型、AI芯片让Psycho-Pass成为可能。《心理测量者》的世界有多恐怖,泄滥用隐私数据可能就有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