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说,当时他们除了判断会出现全新的、高效率的线上渠道,也会有高效率的线下连锁店。其中如果有大公司介入,这种线上、线下的整合可能五年时间就能解决;如果没有大公司介入,十年时间这个渠道整合也做完了。后来这个渠道革命被叫做“新零售”。
线上渠道目前表现为网易严选、“有品”等新兴的电商平台,它们的品类虽然不多,但能达到高速增长,实现巨大的流水规模。不过,这些渠道其实是科技电商,一半都是工程师在做推送之类的运营。线下渠道有小米之家、名创优品等,就是高效率的线下店,同时也是精品店。
2018.06.10 雨后氧吧
一点思考:
1. 关于门店需要什么?
闲时流水,品牌推广,辅助销售,改善现金流,服务提升,提高复购,新客获取。
2. 关于种草... zzz
同样是种草,有的内容无印象,无感知,无认同。有的内容亲切,阳光,想靠近。
2018.06.09 小雨淅沥
一点思考:读天猫总裁靖捷的专访
来自天猫总裁靖捷:天猫将打通线上线下;新零售的未来场景在线上;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过度;线下百万雄狮数字化。
笔者除了第二点不赞同之外,其他3点,还需要深入观察琢磨。文中提到的店内技术,是值得深入部署研究的。
略微总结一下对新零售生态的理解:供应链 + 大数据 + 物流 + 金融(包括支付)+ 店内技术 + 数字化库存 + 分层运营 + 人性化服务 + 消费场景洞察。
供应链是根本,大数据是精细化运营的基础,物流是服务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关键环节,金融是放大器和杠杆。抛开最引人注目的物流、大数据和金融不表,最容易忽略的是:店内技术、分层运营、人性化服务和消费场景洞察。
店内技术,决定了O2O融合程度,分层运营保证在一个有限的时空里,最大限度复用资源,人性化服务决定了口碑和裂变长尾效应,消费者洞察决定了满足需求还是创造需求,从而抢夺先机。
最后,一个隐藏在新零售的核心问题,也需要解决:
线上线下的商业模式,需要统一:需要将线各地域、各店铺、各销售员提成等线下成本模型,与线上模型统筹精算,统一模型,做到成本共担,利润共享,方能线上线下目标一致,双剑合璧。
谁能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对于行业进步,不亚于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功绩。
2018.06.08
一点思考:关于补贴,
用户忠诚度高,非价格敏感性,补贴浪费;
用户不忠诚,价格敏感,且消费强劲,需大力补贴;
用户价格敏感,无消费力,数据好看,补贴浪费。
补贴,不做用户分群,不做维度细分,就是对老板和企业耍流氓。
2018.06.07 晴朗
一点思考:关于有温度的电商
反过来想,一个美女,愿意在电商平台上秀自己,这个电商平台才是有温度的,才是成功的。
2018.06.06
一点思考:关于什么时候可以大力推广
两个前提条件:
1. 只有当业务模型经受住用户的考验,产品有足够的留存率,方能考虑投入资源大力推广。
2. 内部资源没有用到极致,切忌盲目铺外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