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陆澄问阳明先生:“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 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他也就是想问:人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是否就可以被称之为“主一”呢?这是需要“分类讨论”的,陆澄所说的这些事情显然只是专注于一个外在的事物,也就是在逐物。
阳明先生举了两个比较极端的反例:“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注一个天理。”他用一心好色和一心好货来反对陆澄的说法,虽然陆澄刚才所说的读书和接客都不是像好色和好货这样令人厌恶的行为,但却也仅仅是专注于一个事物,不能被称之为是“主一”,阳明认为:主一,是专注于一个天理。而这个“天理”在他看来就是专注一个“道”,是内在的东西,可以说是你内心最终的追求。
人与大猩猩基因当中的相似度大约为99%,这99%是仅仅停留在本能层面的,剩下的1%就是人超越动物,也是人之为人独有的理性层面的东西,它可以帮助人进行理性的思考,同时使人拥有逻辑和很多高级的情感,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1%,才会与动物看起来那么不同。
但同时,人人都具有这1%,但每个人又是那么的不同,因为这1%也很不同,虽然同样都是理性的思考,但你拿理性去学习、去帮助他人,和你拿理性来犯罪,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都用这1%来思考、学习等等,大多都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就好比说,作为学生的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但你明白你为什么要学习吗?你可能会回答说我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有一个好的生活,或者现在大环境就是这样,我每天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既然花了时间去学习,每个人也都需要学习,那我就把它做到最好,虽然我并没有觉得他其他的意义有很大。虽然你可能并没有很清晰的明白它的意义,但这些就是你通过理性的思考得来的所谓的意义。
有些人可能觉得平常生活当中我们用到的基因当中的99%,和作为人独特的那1%的基因当中的99%就很好了,你可以用它来做很多喜欢的事情,帮助你想帮助的人,你在个世界上会很幸福,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但还有一些人,他们不仅仅用到与黑猩猩相同的99%(这99%每个人都具有,这是作为人特有的本能层面的东西)和与黑猩猩不同的那1%(人理性的那1%中的1%,我们把这1%说是人基因1%的平方,追求者1%的平方的人,他们就不仅仅是依靠理性来思考和看待事物,而是有一种超越理性的追求,放到儒家来讲,就是这些人所追求的“道”,他们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追求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们更是拥有1%的平方,也就是德性方面的东西,有了德性就可以决定你用理性去做善事,还是做恶事了。这也是一些人为什么要追求1%的平方的原因,这是对自己是一种道德层面的约束,如果人人都没有这一点的话,那这个世界将会非常的混乱,所以人人都要努力追寻1%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