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之光铸就强国之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文化强国》重要文章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与实践路径,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肩,更需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行动自觉,将总书记的要求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实践。

文化自信是根基,需在传承中焕发时代活力

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论述让我联想到工作中的切身体会:某地非遗工坊通过“老手艺+新设计”,将传统刺绣与现代服饰结合,不仅让千年技艺走出深山,更带动数千名群众增收。这启示我们,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古守旧,而是要在守护根脉的同时,以创新表达赋予其时代价值。基层文化工作者应成为传统文化的“翻译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非遗“潮起来”、经典“传下去”。

创新驱动是引擎,需在融合中拓展发展空间

面对数字技术浪潮,文化建设必须主动拥抱变革。某市级博物馆的实践令人振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借助短视频平台打造“云游展馆”,让年轻观众在互动中感悟文化魅力。这印证了总书记提出的“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前瞻性。当前,我们需加快构建“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融合生态,用数字化手段突破时空限制,让优质文化资源惠及更多群体。同时,要警惕快餐式文化对精神价值的侵蚀,以“内容为王”坚守文化品质。

群众参与是根本,需在服务中凝聚精神力量

文化强国的根基在于人民。某社区“百姓大舞台”十年如一日举办惠民演出,从广场舞到戏曲展演,从亲子阅读到非遗体验,真正让文化阵地“活”起来。这启示我们: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建好图书馆、文化馆等硬件设施,更要策划贴近生活的文化活动,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创造者”。基层工作者需当好“文化纽带”,通过培育群众文艺团队、挖掘本土文化能人,激发全民参与热情,让文化滋养心灵、凝聚共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化强国建设既是宏大命题,更需点滴实践。作为新时代文化工作者,我们当以总书记重要文章为行动纲领,在守正创新中传承文明基因,在扎根人民中厚植文化沃土,让中华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为民族复兴注入磅礴精神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