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才知,在古代中国,君主处理天下政事的机关,是从早晨日出时开始办公的。“朝延”之名由此而来。这比“早饭前”更为明确地表达了早晨的思想。我十分佩服,并再次领教到了早晨时间的重要性。
沃尔特·司各特是古代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其著作在日本也曾备受瞩目。关于他,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司各特在与众人讨论时,遇到了一个麻烦问题,怎么商讨也找不出解决方法。众人正在为难之时,司各特却说:“不用耿耿于怀,明天早上自然会有好主意的……”这话似乎是司各特的口头禅,但经常一语中的,让周围的人钦佩不已。
德国的赫尔曼·赫尔姆霍茨是著名的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我不太熟悉其学术造诣,却记得一个关于赫尔姆霍兹的故事。应该是在某本书上读到的,但书名已忘得一干二净。
据说,赫尔姆霍兹早晨会在床上写论文。许多论文上都留有“某年某月某日早晨,于床上”的记录。哲学姑且不论,在床上写自然科学论文,不得不说非常罕见,也难怪人们广为议论。虽然这些是“早饭前”的论文,却留下了流传后世的伟业。
我关于早晨的思想就是这样一点点充实起来的,直至遇到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句话。那是我胡乱阅读菊池宽的文章时读到的:“在夜间,我连一行文章也不想去写。”菊池宽乃当代头号流行作家。一般来讲,被称为文人的人,全是夜间行动派,不到夜间不会开工。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决定夜间一律不工作,真是毅然之举。而能将其公之于众,更需要相当的勇气。我不胜铭感。迄今为止我所见、所闻的关于早晨的思考,仿佛因这一句话而得以成形。我默默决定,夜间一律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