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身罗绮着,不是养蚕人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最底端的生产者从来都不会得到最大的利润,也不会是最终享用昂贵产品的人。小时候读到的这首诗,最大的感觉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食利阶层的痛恨。但是在今日看来,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最初的生产者要把东西变成钱,先得卖得出去。而买卖东西,涉及到产品流通和信息收集等等环节,这样就属于商业的范畴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农民或手工业者,一般是不具备这么复杂的知识的,所以,挣不到本来就属于商品流通环节的利润,一点都不奇怪。假如,养蚕人能做到自产自销,有固定的顾客流,那他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手工业者,而上升为生产者+商人了,商家致富,而穿罗披锦,这就平常了。

        由此我想到,知识的生产者,时不时也同样收获甚微呢?我们每天都产出很多思想,故事,然后加工成文字。你看就光是简书上面,每隔一小时会产生多少文章啊!还不要说各种公众号,朋友圈等等了。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欲望,自媒体平台的发达,给了每个人即时发表的便利。每个人都在说说说,能耐心看完别人的一个思想或观点的有几人?谁的时间都紧迫,谁也没有follow 别人的感受的空闲功夫。可是,这么多的嘴在一直讲一直讲,没有人静下来去听,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些文章水平参差不齐,珍珠鱼目混杂其中,怎么形成生产力呢?你的思想再好也没用,你要卖得出去,才能挣钱。所以,生产思想的人应该沉下心来学习,让你生成有价值的东西;而另一部分人,则可以做知识和思想的商人,寻找,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加工,然后卖出去。毕竟,产品销售成功才是王道,大家才能吃香喝辣。这样,知识的生产者得以挣钱而继续创作,知识商人也得以获得利润。如此一来,民众对高水平的作品的期待或许得到极大的满足。而从事知识筛选和销售的人,也应该得到极大极大的尊重,因为他们打通了知识流通的环节。

        在这个IP当道的不久的将来, 或许某一天,遍身罗绮者,就是养蚕人。期待,所以更要懂得学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目 录 摘要······...
    guoaiqiang阅读 11,214评论 0 5
  • 太祖篇 第一章 被夹板气折磨死的皇后 第二章 富察氏死之谜 第三章 大妃遗恨 第四章 第一美女 太宗篇 第五章 ...
    宝葳阅读 11,896评论 25 102
  • 文/蓬蓬 本文由【蓬蓬看世界】原创发布 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但是所有人都有权力知道幸福应该如何获得。...
    Chris的读书笔记阅读 2,571评论 0 0
  • "修长的身影,长长的黑色斗篷拖垂至坟头下,几乎将他整个人都裹在里面,犹如鬼魅幽灵般,无端透出十分邪恶。最先吸引人注...
    十世待君安阅读 14,140评论 0 0
  • 火车上的生活,就是在煎熬中享受! 提起坐火车,想必大家都不会太陌生,每个人都坐过火车,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火车总会...
    杨先生i阅读 4,314评论 1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