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记者 周健 摄影 陈昕妤)当前形势下,高级中学学段应当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7月15日举行的华中师范大学首届校友教育家论坛上,六位湖北省知名中学校长在母校向校友和师生分享了他们的见解。
生物系78级校友、宜昌夷陵中学校长高圣奉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建设学习型学校,做学习型校长。他以自己曾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为例指出,校长首先要带头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建立一支学习型的管理团队;要成为学习型学校的引领者、设计者、组织者和服务者,为师生提供学习项目,搭建学习平台和激励机制。
生物系81级校友、黄石市第二中学校长周阿毛强调了非智力因素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他举例学习成绩并不十分出色却能在工作岗位上迅速做出杰出成绩的学生,称智力高的人未必具有强的创造力,当前中学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将习惯、兴趣、意志力因素作为学生培养的关键内容之一。
政治系84级校友、武汉一中校长库路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更加注重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她认为学生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人文情怀。因此,要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的学习氛围,尊重其兴趣爱好,并尽早开启他们对于职业发展的认知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
历史系86级校友、华师一附中校长周鹏程重点分享了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心得。他引用各国人才培养的制度和实践指出,中学教育既要重视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体育艺术素养和创新品格的培养。
历史系88级校友、襄阳四中校长李静围绕该校“至善”文化,阐述了学校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上的系统化做法。她说,学校以奥赛和高考为两种途径,在学习能力之外,注重学生德育和意志的培养。
地理系88级校友、荆州中学校长朱胜祥是一位家庭教育的爱好者,他从一位家长的视角谈创新人才培养,称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某一领域的兴趣并执着专注于此。要培养创新人才,他认为社会应建立特殊的选拔机制、宽松的基础教育环境、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大学和企业也要给予密切关注。高中则应处理好基础教育和学生兴趣的关系,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专项发展的关系。
针对论坛主持人、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提出的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面对个别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等问题,六位论坛嘉宾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副校长彭南生在总结中称,每一位校长介绍的做法都值得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学习和借鉴。作为师范大学,华师搭建这一交流平台为校友和教育者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他提到,华师近年来也对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力图将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但在“高考教育”环境下,目前的基础教育现实与教育理想差距非常大,高校的改革也与基础教育的现实存在距离。21世纪的教育面临全方位的冲击,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沟通能力,还要有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彭南生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尊重教育规律基础上进行联动、共同推动教育改革势不容缓。
此次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校友总会主办,研工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