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几天我就和儿子预约,在他心情大好时给我留点时间我们一起聊聊,儿子爽朗的答应了,并且就在两三天之内可以满足我的愿望。但是我一直在等待,直到昨天开学,儿子还是没有主动找我聊聊,我实在按耐不住了,昨天我主动问儿子。
妈:儿子,在你心情不错时,什么时间可以和我一起聊聊呢?
儿:哦,今天晚上可以聊聊。
妈:好的。
但是到了晚上,我问儿子时,儿子又推到今天中午。
今天中午放学后,儿子一进门就打开电视看电影,儿子又说下午聊。
下午等我回到家儿子又在看电影,我问什么时间聊,儿子一再说“一会聊”,等到10点多了,还没有说的意思。
妈:儿子,妈妈和你核实一下,我提前十几天就和你预约,我们聊聊,你推到今天晚上,妈妈看到你现在有点回避不想聊,是吗?
儿:是的,妈妈我很反感和所有人聊,反感和爸妈聊、反感和老师聊、反感和同学聊、反感和大舅小舅外婆聊……反感和所有人聊!
妈:哦,为什么呢?
儿:不知道,反正很讨厌聊。
妈:那你不愿意可以告诉妈妈,妈妈可以等你呀,等你想聊我们再聊。
儿:那我们就这个星期聊,可以吗?
妈:可以的,妈妈星期四要去榆林学习。
儿:嗯,那我们一定在星期二、三聊聊,可以吗?
妈:可以的。
儿子10点多关了电视,走进我的卧室。
儿:妈,和我聊不了?
妈:你不是说改天再聊吗?现在可以聊了吗?
儿:嗯,现在可以了。
妈:你刚才反感和所有的人聊,我们怎么聊才能让你不那么反感呢?
儿:(我这么说让儿子轻松自在些)嗯,我主动说什么都可以的。
妈:哦,那妈妈就说我的想法吧。之前妈妈记得,你想和高某某(年级第三,班级第一)同学成为同桌,现在还有这个想法吗?
儿:嗯,现在也有的。
妈:那你找个合适的时间,在高某某同学愿意的情况下,把你的想法说给高某某同学听听,然后你们在讨论一下你们的目标。如果高某某同学也愿意和你成为同桌,那你们就一起去和班主任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但是有可能高某某同学会拒绝的,你要做好准备。
儿:嗯,现在和高某某同学商量,拒绝的可能性会是90%。
妈:为什么呢?
儿:因为之前我在课堂表现的不是很好,所以我现在不想商量。我好好表现,等过一段时间大家都看到我的变化,我们再商量,这样高某某同学可能会更信任我,可能性也会更大些。
妈:对对,你的想法很正确,妈妈非常赞同你的想法,这样你不仅为自己负责任,也为同学负责任,妈妈欣赏你!
儿:嗯。
妈:神木中学的位置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妈妈相信其中也有你的位置,只是看你们如何努力争取,为自己获得这样的机会。
儿:嗯,我知道。
妈:距离中考剩四个月了,你觉得妈妈如何做才能支持到你呢?
儿:妈妈,你现在这样就挺好的。只是你告诉我爸不要再唠叨了,我特别的烦。
妈:哦,孩子,我能做的就是提醒一下你爸,因为我也需要尊重你爸,他也有教育你的职责与权利。
儿:哦,好吧。
小结: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我的尊重让儿子愿意打开心扉和我聊。尊重接纳不是说出来的,而且做出来的。
2.当父母教育意见不合时,不是去指出不对之处,而是如何接纳不同与差异,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3.期待效应:
1968年心理学专家罗森塔尔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认为,由他们提供的“假信息”最后出了“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代表性的预测”引发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较高期望,就是这些教师的较高期望在8个月中发挥了神奇的暗示作用。这些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信息之后,会按照教师所刻划的方向和水平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从而产生了神奇的“期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