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选择如何逃避,始终逃不过自己的内心。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心理学学得还可以,对自我的心灵成长也很自信,曾经看了很多书,去了很多工作坊。但是,依然有时侯,我会陷入自己的情绪中,陷入恐惧害怕的幻象中无法自拔。
越来越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最近的心灵成长沙龙,深深撞击了我的灵魂。这几点感悟就像散落的星辰连成了一线。我不得不写出来了。
愿我们一起行走在心灵成长的路上,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Part1:关于父母的内在成长
我始终相信,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孩子一起成长。
有位母亲在分享中提到,她八岁的女儿说以后不想结婚,因为她看到妈妈太累了,以后不想活成妈妈的样子。
这位妈妈承认,她是一个爱操心,喜欢控制的妈妈。除了工作,她心里只有老公,孩子,父母,几乎没有她自己。
那天她告诉女儿,她要来沙龙去学习成长,不能陪女儿去补习班了,女儿的眼里竟然闪烁着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光。她以为女儿会不同意,她以为自己在这里会担心女儿,没想到女儿很赞同,没想到自己内心竟然可以这么平静。
她的恐惧害怕,其实都是幻象。
她现在才发觉自己从来没有信任过女儿,没有信任过女儿自身的力量。
我记得纪伯伦在《孩子》中写道: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此刻我更觉得纪伯伦是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大师。
亲爱的父母们,去把孩子看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他有自己的力量,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人生。试着把无条件的信任与爱给予孩子,而不是控制和限制。
每个人对“好”的定义都不一样,很多父母自认为付出了很多,依然得不到孩子的理解,这是源于每个生命对“好”的不同认知,不同的有机体体验。
控制型的父母,是时候放手了。
因为我知道你很累很累,但你却死死地掐住孩子的喉咙不放。
著名作家小霍丁·卡特说:“我们希望有两份永远的遗产能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
很多父母会自动忽略孩子的直觉和洞察力。其实,父母的焦虑,孩子早已捕捉到,父母的害怕,孩子早已捕捉到,父母的不信任,孩子早已捕捉到。
与其让自己这么辛苦,为什么不选择放手,让孩子去捕捉你的放松,喜悦与信任呢?
Part2:关于灵魂伴侣
有多少人知道灵魂伴侣这个说法?有多少人在追求和认为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
如果很多灵性大师告诉你,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灵魂伴侣。你会不会很失望?
其实,灵魂伴侣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另一个单词:Kindle spirit。(Kindle)是点亮、点燃你灵魂的意思,(spirit)是精神。
Rama老师曾提到,在早期,Kindle spirit是指一些能够点亮你,能够激发你的东西。这种能够点亮精神的东西,才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Kindle Spirit演变成了灵魂伴侣(Soul mate)。 mate 就变成了配偶的意思。一有配偶这个词,也就意味着异性。
现在人们一提“灵魂伴侣”,是男生想找个女生或者是女生想找个男生。人们不再找Kindle spirit——能够点亮你精神,让你生命绽放的东西,反而开始去找异性伴侣。
然后,其本上没有人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后期被歪曲的东西。所以,需要我们去转换一下自己人生的生存方式。
也许,人生并不是关于配偶的!它既不是关于配偶的,也不是不关于配偶的。
周丽媛老师也在书中写道:“不要苛求灵魂伴侣,今生,无论你与谁相爱,都是与自己的某一部分相遇。”
我还是相信灵魂伴侣的存在的,但前提是:你要有灵魂。假如你都没有灵魂,何来灵魂伴侣? —— “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这句话说到的人很多,做到的有多少?
两个人在一起磨合,确实很不容易。但是如果你愿意完全接纳你爱的这个人,这个实实在在的人,这个有血有肉的独立灵魂,不是因为其他任何东西而跟他在一起,你会发现任何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你愿意包容他的缺点,就像你自然而然欣赏他的优点。
两个人在一起,一定一定是要有爱的。但有爱还不行,还需要习惯,需要彼此的耐心与妥协。最好的相处是:欣赏彼此的好,懂得彼此的苦。
我认识很多女孩,当她们被爱情伤透了心,会一遍又一遍地宣告天下:我再也不相信爱了。其实伤害她们的并不是爱,而是假爱。假爱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的这句话,到现在依然闪烁着它独有的魅力与光辉。
没有自然而然的灵魂伴侣,只有在岁月的打磨中,在生活的一地鸡毛中保持一份初心,才能真正把日子过成诗。
每段婚姻走到最后,都是对生命的托付,剥离了外界的繁华,外界的喧嚣,只剩下彼此互相依靠。
Part3: 关于安全感与幸福生活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
大冰的这句话初读惊艳,再读依然震撼。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既希望自己的工作生活安稳,有序,有保障,又希望自己的生活不要千篇一律,要充满挑战与自由。
最近国考要报名了,虽然大家清晰知道浩瀚的国考大军没几个人能上岸,但是依然会选择赌一把,哪怕迟早溺死水中。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词:安全感。
其实,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他人给你的,是你自己给自己的。这份安全感源于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对自我的信任,以及与自己的内在的深深链接。
我认识的一位心理老师曾经历时六个月,给自己的五百个学员做了脉轮测试。这五百个学员里只有八个学员的海底轮是打开的。那么,海底轮没有打开意味着什么呢?海底轮没有打开意味着你的内心没有安全感,内在有很多恐惧与焦虑,不能活在当下,没有活着的踏实感,对物质世界的一切表示担忧,匮乏,逃避,对金钱充满赤裸裸的欲望。
这位心理老师也统计了这些学员的职业,绝大部分是教师,医生,公务员,还有一部分是企业家,私企员工等等。不可思议吧,你认为在这个社会最有安全感的职业,其实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安全感。
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大家不断通过外在的物质去武装自己,来弥补内在安全感的缺失,于是不约而同地疯狂买房,买车,购物……
越来越多的人沦为了物质的奴隶。貌似精神和物质永远是对立的,人们更喜欢物质,因为物质是可摸的,可闻的,可感的。而精神似乎是不实在的,轻飘的。
越来越多的人拼命去获得别人拥有的东西,哪怕自己根本不需要,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当自己拥有更多,会更踏实,更有安全感,更快乐。
事实是:当你购物的时候,你确实很“high”,当你看到你的账单时,瞬间会变得很“丧”。
物质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它可能会给你带来瞬间的幸福。当享受完这个片刻的幸福,你还需要重新去面对生活,面对生活的鸡零狗碎。
物质是向外寻求,精神是向内寻求。
一个人对物质越渴望,越充分暴露了他内在的恐惧。他怕别人看不起,所以只好拿物质的丰盛来佯装。
或许,房子在他们看来就是安全感。
但拿物质堆砌的安全感多像多米诺骨牌,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轰然倒塌。当多米诺骨牌倒下的那一瞬间,你的安全感是不是也荡然无存?
向我们的内在去寻求安全感吧!放下焦躁和评判,与自己对话,与灵魂对话。当然向内寻找安全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你对自己绝对的耐心和信心,需要你对自己深深的爱。
只有当你深刻地理解自己,你才会愈发深刻的理解这个世界。
关于提升安全感,我总结了几条很实用的方法推荐给大家:
第一,觉得自己安全感不足,可以在有阳光的地方,光脚踩在草地上,感受大地的支撑。现在天气转凉,平常可以多去晒晒太阳。建议大家到夏天再去草地上走走。
第二,如果喜欢的话,给自己买一件红色的衣服、或者买一条红色的围巾、或者买一个红色的包包等都可以。红色是海底轮的颜色,可以帮你补充海底轮能量,慢慢提升你的安全感。
第三,坚持运动锻炼,跑步或者练习瑜伽都可以。能做到跑步这一条,几乎已经帮你克服了各种疑难杂症。
第四,练习冥想,比如练习扎根大地,与宇宙万物链接的冥想等等,这些音频在网上就可以找到。
当我足够好,才会遇见你。
当我们走在心灵成长的路上,才会遇见最好的自己。
亲爱的,当你带着对自己最深的信任,最大的安全感去浪迹天涯,真的不会恐惧、害怕。
但要记得,
无论流浪多久,别忘了回家。
(作者:阜之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