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齐白石老先生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在70多年的画画生涯中,坚持每天作画,刻苦努力,至老不衰,哪怕他已声名远播。他的勤奋是持久有恒的,一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到了晚年,没睡过早觉,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画,没有丝毫服老的迹象,所以,他的一生作品颇丰,连毕加索都赞誉他:齐白石真是中国了不起的一位画家!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如果不能学习新东西,就意味着衰老和退步。
然而,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停滞不前的人。还记得那个新闻,唐山市政府把地方的各个路桥收费站取消了,取消路桥收费站这事可谓大快人心,但是有些人却不满意了,这些人就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
现场一位大姐振振有词:“我今年36,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任何行业,任何岗位都有可能会取代,停止学习和进步,很快就会滚滚向前的车轮碾压,被新时代所抛弃。
相比从前,当今的社会飞速发展,给无数人带来了无尽的挑战和机遇。在种种不确定性和纷杂的变化面前,有人选择置若罔闻,有人则乘风破浪,其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否保持成长。
《终身学习》的作者的工作是和非常成功的、以成长为导向的企业家打交道,尽管这些企业家来自世界各地,背景各异,目标也不相同,但是在和作者结识之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推动其达成非凡成就的对成长的渴望。
尽管按照目前的标准来讲,他们已经是大多数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可是他们仍然继续成长,不仅是在事业上发展得风生水起,而且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想要全面发展,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
作者通过观察成功人士,总结出了1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存法则,这些法则在任何人的任何人生阶段,都有可借鉴的意义。
法则一:将来为上,过往次之;
法则二:学习为上,经历次之;
法则三,付出以上,回报次之;
法则四:表现为上,赞誉次之;
法则五:感恩为上,成功次之;
法则六:乐趣为上,劳累次之;
法则七:合作为上,地位次之;
法则八:信心为上,安乐次之;
法则九:目标为上,金钱次之;
法则十:问题为上,答案次之。
成长是思维的功能之一,改变思维方式,就能够让我们使“明天”比“昨天”更美好。相对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来说,我们就变成了每天在进步,每天在成长。
法则一:将来为上,过往次之;
利用“昨天”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因为过往蕴含了丰富的人生经历,这些经历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拿这些原材料,为打造美好的未来做准备。美好的未来是我们的设想,成长就是使设想成真的方法。
所以我们要敢于想象,想象我们的目标达成的状态。李欣频在没有出书之前,就已经想象自己是一名作家,她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告诉我们要想象自己想成为的生活状态。比如你想成为作家,可以先把自己活在作家的生活状态下。包括去书店仿佛看到自己的书籍在书架上,去新书发布会想象自己是坐在上面分享回答问题的作者,当遇到读者这样提问时会怎么反应。这样活成一个作家的状态,你的所思所言所行,都会以作家的身份去汲取养分,以作家的感官去感受世界。其他的以此类推。
也可以制作自己的梦想清单。首先是通过能力诊断,发现自己的梦想天赋;然后找出最关键的年度梦想;分解最关键的年度梦想;描绘梦想实现后的具体场景;最后制作梦想板。
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当我们的梦想,愿景足够的清晰,我们就能够吸引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当然美好的将来不一定是华丽的飞跃或大跨步式成长,也可以是从微小的积累的结果。
我就有一个同事,在公司她是负责市场推广的工作人员,回到家里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工作和生活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看起来她几乎没有时间来做其他的事情。可是前几天,她突然跟我说,自己进入了省级女子书法协会,她的绘画作品在美术馆参展,约我周末一起去欣赏。我知道她是设计专业出身,但是我很好奇,她哪来的时间去坚持书法和绘画,而且还还取得了这么大的突破,我开玩笑的说在成名之前,先讨几幅画珍藏起来。
她说,白天我真的是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只有等两个孩子入睡之后,我才默默的拿起笔学习画画。虽然每一天书画的时间只有1-2个小时,但我每天都在坚持,这一坚持就是6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长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需要每天养成1~2个微习惯,哪怕是每天翻几页书,写几百字,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就会有所不同。
法则二:学习为上,经历次之;
我们每一天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事情,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所学校的话,那么人生的每一次经历都是一堂课,有智慧的人能够在一朵花里看到一个世界,能够在微不足道的事物中看到背后运转的规律。
采铜在《精进2》通过一只普普通通的铅笔的例子,阐释了四种“盘”万物的观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剖解出许多原本我们从未想到的信息,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学习的方法,我们不是缺经历,而是缺迁移和转化的能力。
我们的经历中蕴含着大量的学习机会,每一个经验教训,都是一层成长的台阶,能够带领我们登上更高的阶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判断自己关注的是学习还是经历,比如我们谈话的过程中,是习惯学习聆听,还是习惯倾诉?当你的朋友跟你分享他的故事的时候,你是感同身受还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当中重点讲了RIA拆书法,提倡我们要学以致用,在读书的时候,看到那些触动内心的文字,就开始联系个人的实际经历,激活过去的经验,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制定出新的目标、行动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知行合一的转化。
法则三,付出以上,回报次之;
我们总是渴望各种各样的回报,收入、赞美、掌声、认同、人气、地位、才能、机会……但是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创造价值上,先尝试付出,找到付出的渠道,看看哪些需求我们刚好能够出力,不管有没有回报,都应该把付出放在首位。
“付出”本身就是成长的宝库,他往往能够带来出乎意料的回报。
我记得自己参加青橙学院,前2期的清晨写作训练营的时候,在开营之前就积极主动的申请作为一名设计官。因为自己的设计技术比较基础,所以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每一周都提前完成了优秀学员证书的制作,有时熬夜,有时周末加班,但我一想到挑战本身带来的快乐,就甘之如饴。
训练营结束之后,我毫不犹豫的想成为青橙学院的学员,弘丹老师给了我很大的优惠,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回报。
法则四:表现为上,赞誉次之;
当我们的技能,和地位越来越高,我们就能够从外界得到越来越高的赞誉,这些认可和赞美,固然美好,但是长此以往,可能会让我们忽视了继续提高自己。无论我们得到多少赞美,或者我们得不到想要的反馈,我们都应该致力于提高自己的表现,不断超越此前所做的一切,专注于达成既定的目标。
英国著名导演劳伦斯-奥利弗,每次上台表演都能保持开演第1天时的新鲜感。据说,他每次登台之前都要做一个仪式,他站在后台,看台下的观众,对自己说:“这不是昨晚的观众,这不是昨晚的表演上台的,不是昨晚的演员,这不是昨晚的剧,这些不是昨晚剧中的台词。”如此一来,尽管他从多次表演过这个剧目,他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当晚的表演中,并且每一次重复的表演内容,表现出来却不尽相同。因为他能够把每次表演当做一次学习的经历,不管台下的观众多或少,也不管大家的掌声喝彩热烈与否,他只是集中精力,给观众献上最好的体验。
并不是说赞誉没有用,只是我们不应将赞誉放在中心的位置,否则他会阻碍我们成长的脚步,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提升个人表现上面,那么作为副产品,赞誉就会随之而来。
比如在洋葱海盗集市的分享,同学们的反馈固然很重要,但是个人的关注点还是要放在分享的质量上,通过分享自己对某本书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这一次的分享是不是比上一次更棒?当我们分享的质量越来越高,我相信获得的反馈也会越来越走心。
法则五:感恩为上,成功次之;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我们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和配合,所以我们对这些人要心怀感激。
1.写下你感恩的对象。我们可以在早起10分钟之内做一个祈祷类的仪式。也每天写下5~10个感恩对象,主动的学会感恩,感恩的对象可以是令人感激的人、事件、情况等。
2.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在日常生活当中及时的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欣赏之意,及时的表达出来的话,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你由衷的谢意,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小王子辛勤付出的船长,飞总和雨神,以及小王子船队每一位优秀的队员!感谢彼此的陪伴和鼓励!这100多天的日子是2019年里最闪亮的记忆…
也要感谢第6期的洋葱小伙伴们,茫茫人海中相遇便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缘分,愿我们,能够在未来一起走的更远。
3.感恩的方式因人而异。表达谢意的方式,各种各样,日常的感谢我们可以及时表达,如果是郑重的感谢,我们要区别对待,因为有些人喜欢私密的感激方式,有些人喜欢公开的感激方式。
在这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对于追求更高价值的人来说,不断成长的能力是基本的需求,其关键在于培养一种成长思维,这样才能自然而然的走上成长的道路。
愿我们都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维模式,拥有这把开启无尽宝藏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