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一说起“学习”二字,马上想到的就是看书听课,但在儒家思想里面“学问”指的并不是文化知识,而是指做人做事。
《论语》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对妻子,重视内在贤德而不是外貌,孝顺父母能尽心尽力,对君王鞠躬尽瘁,对朋友言而有信,虽然这个人说自己没有学过学问,但我说他已经有学问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当中一定有在某方面比我厉害的地方,看到做的好的要虚心学习,看到不好的地方,提醒自己要避免。
学问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比较、迭代出来的,从人伦品格到科学知识,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并且也会这样发展下去。虽然不一定经典的,就是正确的,但是值得去实践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