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平
结缘DISC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DISC面授课已经过过了一个星期了,感觉对DISC的很多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不够,包括报表的分析和系统的使用还达不到得心应手。
学习的四重境界:知识/技能/经验/智慧,从感动到行动,从行动到实践,从实践到收获技能和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智慧。5年前我去认证职业培训师证的时候,老师说和我说过,只有3%的人能在领了证之后一直从事培训工作,当时我很是哗然,心里想,你不早点说,我要是没交钱真的不敢来了。5年了,还不到3%的人还在从事培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在培训当中也都有自己来的目的,当然目的不同收获也就大不一样。我是从培训工作的,确切的说是培训师的工作,从企业内训师到职业培训师,从做企业内训到做公开课是我的理想之路,无论这条路有多远,我都会走下去。
DISC有理论基础,有应用方法,也有系统测评分析报告。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化培训体系,从知识到培训再到咨询,给培训工作描绘出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当然如何去走还是要看个人,更重要的是你储备用DISC做什么。
DISC理论传达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人与人的不同的,从性格上来说就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总结起来就是有四种风格。指挥者(D),影响者(I),支持者(S),思考者(C),理论基础来自西波克拉底的思想以“火”,“气”,“水”,“土”。真正形成DISC四种风格的人是威廉·摩顿·马斯顿,他在《常人之情绪》一书中提出了DISC四种风格及测评问卷。
其实关于对人的性格方面的分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方面的研究,印度的地/水/火/风,中国的金/木/水/火/土,都有类似的描述,我国最早的智慧源泉《易经》把我们的世界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元素的互动用成64卦,代表了64种情境,也就是说先掌握固定的64种情境的应用,之后再学相应的变化之法。说起来有点复杂,所以一直以来能能读懂《易经》的人很少,能掌握《易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DISC的理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让我们这些不在象牙塔里的人也能一学就会,当然要做到应用灵活自然也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每个人身上都有这四种风格,只是由于受到环境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人只表现出一种或二种的性格,而且如果没有自我觉察的能力的人,可以终生都不会想到要改变或是调适。还有的人大言不惭地说,这就是我,我就是这个样子,多可怜,一个灵魂就这样被肉体打败了。我们学习了DISC的人就不会有这么执着的固念了,一个人有了固执的信念就很难有所提升和改变了,他们会说:“唉,这都是命啊!”儒家说这种人的顽固不化,道家说这种人是下士,释家说这种人是我执。总之一般人不学习DISC你就很难得到改变和提升或是你会付出多倍的努力和时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什么呢?屈原在《天问》中九问苍天大地不得其解,含恨跳江。如果屈大夫有缘学了DISC,就不会那么执着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好理想,好气魄,好男儿,抗金英雄岳飞如果学了DISC的性格分析,我想他至少可以和皇帝很好的相处,上下级关系都搞不好,还要上级支持你,这是不是D型的霸道总裁强迫董事长呢。
总之,一个多星期对DISC的学习,让我开悟很多,也开始思考自己性格应用方面的局限,一成不变地本色演出,不调适自己的性格去适应他人,这样会让自己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接下的日子里,我要更加深入地学习DISC基础知识和测评分析,当然最重要的是调适自己的性格与身边的人相处,做到一个人的时候照顾好自己,与他人相处时照顾好别人。
江晓露
F88期的DISC课程结束已有一个星期了,DISC打卡也是第六天了,每天都看到大家积极踊跃的乐于打卡分享,看到各位小伙伴的输出,对自己也是一种学习和激励,真正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在一门课程结束后,社群每天都是一种热爱学习、乐于分享的氛围,每天大家都在进步!
今天,我们就趁复盘来拆解一下DISC社群:
管理这个强大社群的所谓组织,是这样的,除了主讲老师外,还有按照国家行政大区冠名的馆长,如:“华东馆长”、“华南馆长”等,还有总馆长呢,华东区域的馆长是王小芳,F3期的。
每开一期都设有一位班主任,大家爱称“班班”;以“只邀请、不要求”的原则,设立并招募“助推”角色,“助推”是一群人,因此,还有一个助推团长领头,爱称“团团”。
同时呢每一期独有一个主题。
“没有职责规定三令五申,却有创新思维行动套路”。班班、团团、推推,我还没有发现这些个“职位”,被规定了多少条条框框,但社群运行、基础课、面授课、翻转课堂的推动,都有一整套思维创新的行动套路,打理的有声有色、有条不紊。
无论他们是什么级别的官,都是非常辛苦的为学员服务的。即使在线下,他们也是天天冒泡、日日陪伴,尽心引领、精心指导,从不间断,这也是DISC的“丧心病狂”之处!有没有工资报酬呢?这个你不要问,除非你发给TA们。
真心佩服啊
陆成辉
标题:若无刻意复盘,整理输出,终将淡忘
重要事情提前说:很幸运遇到大家,一群高能量,积极向上的可爱人儿,真的是越优秀越努力,警醒自己向大家看齐。
所以:过去一周其实自己不是很满意,培训结束后,松懈了一两天,回了一趟老家忙了点事情,这周并未做有效的复盘,发现对disc的掌握谈不上深入,想到了“听到的不是你的,说出来的才是你的”,自己心里预演了一下,发现真的去说,心里不是很有底气,能让他人一下子对disc产生兴趣。
关于运用的部分,对于报告的解读,心里更没底了。
所以回到标题:若无刻意复盘,整理输出,终将淡忘成为门外汉。
关于一周复盘:
7.22——参加了林健老师的4D精品课。
由AMBR开展:
R(结果)--我们都期待有好的事情发生,小孩学习成绩好、夫妻关系和睦、每个月收入增多、领导赏识自己等等
B(行为)--这些期待的美好结果能否如愿,取决于你的语言、行为
M(心态)--你说什么样的话(好听/刺耳),做什么样的事情(积极/敷衍/消极),取决于你的心态
A(关注点):关注点在哪,生产力在哪,心态的发生有个触发点,即关注点。
而这也是4D领导力课程的底层逻辑,领导力的核心就是通过别人来拿结果,且“别人”是处于一个自发积极的投入,也就是海峰老师讲的——激发投入。
实现这些有个基本的条件,就是大家的目标一致(关注点),想要获得成果的成就感/使命感(心态)。
这两年我有个感觉越来越强烈,企业一定要将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传递给每一个员工,且不是说说而已,挂在墙上,应该要体现在具体的工作行为,绩效考核当中,因为这是解决员工做事的心态问题,之后再来谈技术上的方法论的问题(即行为)才有意义。
否则心态崩了,什么方法都是在嘴巴上,在脑子里,好一点的也是打了折扣才体现在行为里。
所以我会发现4D的逻辑和我的理念很相似,先解决意识层面的问题:绿、蓝、黄、橙,自我调适,心态转念,人性8项行为习惯;再来谈技术层面的问题:8项行为习惯的具体工作场景的运用。
7.23-7.28:并未做有效的复盘训练,这周末会发点时间,因为要输出了,所以由回到第一段的反省,回到标题:若无刻意复盘,整理输出,终将淡忘成为门外汉。
DISC打卡day6作者:陈淑丹
DISC 21天陪伴第六天作者:包久晖
DISC 21天陪伴 day6 作者:谢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