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前20年的人生里,北京是个很遥远的词。大学之前不曾去过北方,自然也不曾见过北京。直到在武汉上大学的第二年,终于和初中同桌相约在一个春季第一次来到了北京。
那一年是2014年的清明假期,逃了一节英语课,外加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就这样,哐当哐当地到达了北京。之后和朋友见面同行。
学生时代的我们经济上很窘迫,出来游玩也只能扣扣索索的。来之前我们都没有定旅馆,总觉得北京那么大还不知道在哪附近落脚,另外那么大地方难道还缺旅社吗?
结果第一天粗略逛了后到了晚上,怎么找旅馆也找不到。于是只能一边在手机上搜寻着住宿信息,一边坐着公交四处晃荡。终于在快接近凌晨的时候走到了一家价格还过得去的旅馆前,等到了房间,我俩都震惊了!
这绝对是我们这辈子有史以来见过的最小的房间,而且竟然还带着一个小小的独卫。不过正是由于它小、由走廊简单搭建而成,我们才付得起房费。
两年后的大四,我再次来到了北京,在找出租房的时候才见识到,简易搭建的房子,俗称“隔断”在北京是多么常见。
“隔断”给多少初次来北京的新人一个藏身之处,“隔断”又是怎样将自己的隐私要信息保护起来。起码在一个个小小的隔断里,还有自己的一小方天地,至少在广大的北京还能有一个夜晚可归去的地方。
毕业前夕我从上海毅然来到北京,毕业后不知所归的自己,丝毫没有犹豫地坐着火车又回到了这里。也许是第一次春天的北京给我留下了好印象,也有可能是这里的文化气息浓厚,也许是人们都说北京的互联网公司比较多,还也许是很喜欢的几个作家都在北京,所以我选择了这里。
当被别人多次问到为什么到北京时,我给的答案不外乎这些。
可是在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知怎么去面对孤独的自己一个人独留在诺大的北京城。我找不到更好的机会,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甚至,每天的生活变成了公司和家的两点一线。
我忘了北京有很多展览、有很多讲座、有很多书店,还有很多不曾认识的人。在某段生活里,我记忆中的北京其实跟我家乡的县城那么大,因为我不曾逃脱过两点的生活。只是很偶尔的和老同学吃个饭逛个街、很偶尔地去图书馆借几本书。
直到又是一年春季时,这离我上次和上上次见到的北京春天都要晚了一点,毕竟马上入夏,而气温也准备飙升到35摄氏度了。
一个傍晚我平常下班、平常骑车、平常过马路红绿灯,我感到异常的痛苦,无所挣扎。我在微信上跟大学的好友说:我觉得自己很痛苦,单纯感到痛苦。在回去的路上,决定去看电影。
就这样,骑着公共自行车,在路上挑了个时间较为合适的电影就出发了。
来到商场后时间还早,就自己逛了会。突然发觉有多久没逛过商场了,有多久没给自己买过衣服了,又有多久没喝过一杯正常甜度的奶茶了。于是,在电影开场前,我把这些事都做了。
一部不怎么热的电影,影厅里坐了不到8个人。这部国产电影中规中矩,既不出彩也不十分让人讨厌。结束后已经是夜晚11点了,看到app上还有个凌晨的电影很想买来看,后来意识到还差2天时间。于是又骑着车上了道路。
这段归来的路不远也不近,我甚至还清晰记得有次夜晚一个人走路闻到的公园的树木香味,还记得自己一个人对着广告牌傻乎乎地自言自语。而这一次,同以前那几次一样,心情也还不错,我爱北京的夜晚!
骑着车,一会乱吼着,随意乱唱着,反正路上也没什么人,反正也没人认识我!我想起了很久前看到的一个视频,有个在大城市的女孩缓解孤独的做法是夜晚一个人在高层建筑的顶楼边缘行走,她说这是她和城市的沟通,通过这种方式纾解自己的苦闷和异乡人的疏离感。
同样,在这一路的乱嚎中,我似乎也找到了与这座大城市的沟通方式。趁着夜晚安静、趁着夜晚迷离,我可以在单车上快速地感受晚风,与这个城市共鸣一小段时间。虽然大部分时间只是我一个人的高声和乱吼以及随意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