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福相,皆由心生。这是在看刘余莉教授授课时,我听到的一段话。
今天早晨,5.30起床,起床后,给儿子做了他喜欢吃的鸡蛋煎饼夹土豆丝,6.00喊儿子起床,儿子很配合的起床,收拾了他的东西。我们驱车一起赶往学校,儿子返校时间比要求提前了半个小时,因为兼顾我上班的原因,所以儿子很配合我的提议,感谢儿子的理解和支持。
昨天,我给儿子交待,做一张试卷题,检查一下,看自己的掌握程度。我昨晚下班回去吃完饭,已经是晚上9.10分了,我问儿子,你做试卷了吗?儿子说:“做了,妈妈,你答应的,去帮我做点吃的吧”,我很乐意的去给儿子做喜欢吃的食物。在我的催促声中,儿子麻溜的吃完后,收拾文具和随身携带的物品,睡觉了。直到今天早晨送完孩子,在上班途中,才猛然间想到,我竟然忘记了儿子做题的结果怎样?儿子也没有主动汇报,我很内疚,和儿子交谈时,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或许,儿子在等我问,我应该共情他做题的结果。我只是布置了,没有询问结果,儿子是不是也有些遗憾呢?
儿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比较忙碌的阶段,我真正的陪伴较少,现在意识到了,可是,因为工作的原因,陪伴的时间更少了。所以,我决定改变自己,不再做一个只知道发牢骚,发脾气的坏妈妈,我决定,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要以互相尊重的态度去和儿子交流,不能因为我是他的妈妈,就向他提要求,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理解孩子,真正有效的去和儿子沟通。我要做到的不应该是指责和埋怨,我应该做到欣赏和支持孩子们。
孩子自我们而来,却并不属于我们,他有他的世界和追求,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做到像手握风筝的那根线,适时引导,助力孩子们飞得更高,让孩子们亲身去感受他们无可替代的成长,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是和孩子们长大的节奏是反比例,何不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共同成长呢?
感谢刘余莉教授的分享: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意识的改进,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