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知道吗?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都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那么这个不太喜欢的专业,是捆绑你未来的理由吗?前段时间,我还在读大学的表弟打电话给我,希望我以过来人身份给他点入职经历。期间我们讨论了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要不要“先就业,再择业”。而另一个问题就是,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要不要选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在这里也讨论一下。
那么,当自己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时,到底还要不要选择自己专业上的工作呢?我的看法是,当损失已经造成,减少损失就是最大的收益。
我表弟大学专业学的21世界最光荣的专业,是的,就是那个生物学。但是他告诉我,他实际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专业。当初报这个专业也只是不知道怎么选专业,就凭感觉。只是“一入生物深似海”,他觉得自己性格比较活泼外向,不太适合沉闷的工科类专业。所以大学也没有认真学。再加上觉得自己又没有其他特长,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只能往这个方向考虑。
其实,我想很多人都会遇到我表弟类似的问题。在报考专业前,对大学的学习不甚了解,而自己熟悉的就理化生或政史地,然后就按着这种熟悉感去报的专业。真正学习时,才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当自己找工作时,又在想要不要继续从事这个领域。
这个问题与下面场景的内核比较类似:你买了《三生三世》的电影票,但是看了差不多一半,你发现是一部烂片,这个时候你是会继续坚持看完呢还是起身离场,至少还可以省下一个小时做做别的事情。
我们这个时候会很自然地说,当然是离场去做其他有意思的事情。然而,人们做的跟说的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人坚持看完了电影。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人们的言行不一致呢?
答案是:沉没成本!
2
很多人觉得自己买了票如果不看完就浪费了,可我们不看完成本就会回来吗?也不会。因为影票钱已经是不能挽回的,属于沉没成本,不以我们的其他行为而改变。然而,我们在做决定时依然受到这一不可挽回的因素的影响。增加我们坚持某一选择的倾向。
回到我表弟的问题:当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时,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选择这个领域的工作呢?我的想法是:
该放弃就放弃。
舍不得沉没成本,
只会杀死自己的青春,
延长自己的损失和痛苦。
当自己买了难吃的饼干,舍不得扔掉勉强自己吃只会让自己更难受。
当我们做了错误的决定,舍不得也只会让我们损失地更多。
与其让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如回答原点重新开始。
即使辛苦些,但是也不至于太难受。
也许,一些人可能会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
“都已经学了那么多东西了,不用多可惜”
“我现在不喜欢,但是我也许慢慢喜欢上了呢?”
然后不断说服自己继续坚持。但是!大学,我们可能不得不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强奸着青春。可我们不应该再继续忍受这中不满。我们更不该像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般,通过欺骗自己让自己减少痛苦。相信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四年的学习你都没喜欢,再给四年我想也不会有所改变的。
3
同时,职场上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职场倦怠,当我们面对工作的重压和枯燥时,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身心疲惫。
如果我们不喜欢这个领域的工作,那么,我们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进而让自己的发展陷入停滞。死撑在不喜欢的地方只会让自己大出血,也不利于自己的未来。我相信只有真的喜欢一件事情,人们才能够做的更好,做的更持久高效。
一些赌徒之所以会输得精光,是因为总想着它们总想着把输得钱赢回来。但是如果他们不收手,结果往往都不会如意。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因为人性押韵着相同的步伐。舍不得沉没成本,只会让大学的不愉快历史再重复一次。但愿,我们能够突破人性的局限,做出对得起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