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 王海解读
《一课经济学》| 王海解读 关于作者
亨利·黑兹利特,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福布斯》杂志的总编把他尊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畅销了70多年的经济学经典入门书,主要讲述的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这本书曾经得到过很多经济学大师的赞赏,甚至有人说,如果你只想看一本经济学的书,那应该就是这一本。
核心内容
一、破窗谬误,和各种经过伪装变形的破窗谬误。二、人为干预经济经常是事与愿违,初心很好,结果却很糟。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破窗谬误
破窗谬误的本质,是财富转移,而不是财富增长,说白了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甚至可以理解成是强制性的财富转移,因为窗户打破了,你肯定要换新的嘛。破窗谬误的案例有很多,但你只需要抓住“财富转移”这个核心特征,就能识别它们。
【案例】
破窗谬误,说的是一家商店好好的橱窗,被一个小孩打碎了。老板要花两百块买块玻璃,把橱窗给补上。这时候有人说,虽然你损失了两百块,但如果玻璃永远不碎,那玻璃店老板不就饿死了?玻璃店老板赚了你这两百块,就可以去买面包、买衣服。这样烤面包的师傅,做衣服的裁缝,他们也都有了生意。所以虽然修橱窗花了200块钱,但你推动了这么多的产业发展,这么多人都因为你受益了这是好事。
这似乎有点儿道理,可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谬误?商店老板是把两百块给了玻璃店老板,也的确是给玻璃店带来了一单生意。但商店老板本来没准备把这两百块钱花在换玻璃上,他可能是准备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吃一顿火锅,现在两百块修了橱窗,就去不了电影院,吃不了火锅了。所以说,这两百块,其实是从电影业、餐饮业转移到了玻璃业,也就是说,这只是转移了财富,并没有创造新的财富。
【案例】
有人说战争就像是女人生孩子,过程很痛苦,结果却很快乐。意思就是说,战争虽然会造成很大的破坏,但战后的经济会飞速发展。这是因为战争摧毁了大量的东西,人们需要重新建设,所以战争会创造需求。而且,战争后建设的工厂都是最新的,生产效率高,所以会有所谓的“战后优势”。
但这两种说法都不成立。首先,战争把人们的财富都摧毁了,所以创造的仅仅是需要,而不是需求。只有需求才能推动经济发展,需要不能。其次,“战后优势”的说法,这也是一个谬论。战争结束后,表面上看起来,全国各地都在新建工厂,一片经济蓬勃发展的场景,但实际上这些建工厂的钱,本来是用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经济的,但现在不得不重新建设之前就有的东西,所以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财富转移。
【案例】
有人说政府应该给哪些弱势者提供低息,甚至是免息的贷款。比如说有的农民,他没有地,就没法生产,只好吃国家救济。如果政府能给他贷款,租一块地,这样他就能创造财富了,过不了多久就能把这个贷款还上,同时还能给国家交税。这个方案听上去很完美。但也是个谬论。
你想,如果说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只要给他贷款,他就能创造财富,这种好事哪个买卖人能放过?私人银行在贷款之前,一定要做非常深入的调查,看看这个农民是不是讲信用,有没有劳动的意愿和能力。如果把钱交给一个不靠谱的人,那不仅不会创造财富,还会损失财富。政府的税收都是纳税人的钱,如果这些钱借出去都收不回来,那无非又是一次财富转移,又是一个破窗谬误。
二、人为干预经常是事与愿违
过去人们总是以为,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想要让整个社会变好,只要把坏人都消灭掉就行了。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都抱有这种淳朴的想法,这是一种“事与愿符”的想法。但经济学家可不这样想,经济学要研究的,是那些事与愿违的现象。很多时候,人们的好心,往往会办坏事。
【案例】
很多人都说,一个国家应该设置贸易壁垒,因为有些东西在国外很便宜,这些东西进入本国市场,就会把国货的生意都抢光。所以呢,国家应该对外国货征收高关税,保护我们国内的产业。这种说法表面上看起来很合理,但往往经不起推敲。
比如,美国政府曾经对制糖业设置贸易壁垒。政府给出的理由当然是保护制糖业工人的利益,避免美国工人在不公平的国际贸易中丢掉工作。但实际上,贸易壁垒造成了三层损失。首先它损害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本来可以买更便宜的进口糖,但现在却只能买高价的国产糖。其次,贸易壁垒让国外更便宜的糖无法进入美国,美国很多以糖为原料的公司,就都得增加成本。最后,由于外国的制糖商人赚不到钱,他们自然也就没有足够的外汇买美国的其他产品,对美国的其他产业造成了消极影响。这三点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美国对糖业设置贸易壁垒,虽然维护了制糖业的利益,却损失了其他所有人的利益。
【案例】
还有一些所谓的“救救某产业”的呼声。比如说某个产业的产品卖30块钱,亏钱,怎么办?国家帮助他们一把,提高定价,变成35块钱。这样这个产业就生存下来了,还保住了十几万人的就业岗位。这样看来,皆大欢喜,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虽然你保证了这十几万人就业,但是你却让全体国民买单,所有购买相关产品的人,本来他是可以用更合理的30块钱购买这个产品,现在不得不多交5块钱,如果不是因为政府干预的话,这5块钱他本来可以用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可是,你现在把这5块钱给抽回去,维持一个落后产业,让这些员工留在坏产业中去工作,这样不仅不利于这个产业,也不利于消费者,更不利于那些本来蓬勃发展的企业。
【案例】
很多人会说,相对于老板,员工是弱势群体。如果政府不为他们提供帮助,老板就会肆无忌惮地压榨他们。所以,才需要《最低工资保障法》。这个出发点看似还不错,但是从实践看,适得其反。为什么?
比如一家工厂,它原来雇佣了很多人,一周的工资是85美金到90美金。现在政府规定,每周最低工资是100美金,但是老板又不愿意花100美金去雇佣他们,只好开除一部分员工。表面上我们制定这个法律是为了帮助劳工,可结果呢?有些劳动技能稍微差一点的人,本来靠着价格优势还能找到一份工作,现在没了定价权,最后只能是靠吃救济金生活。这样对社会,对他们,对国家,包括对企业,都是有害的。
金句
- 好经济学家和坏经济学家的区别只有一个,那就是坏的经济学家,仅仅能看到那些可以看到的后果,而好的经济学家,不仅能考虑到这些看得见的后果,还能通过推测,看到那些看不见的后果。
- 破窗谬误的本质,是财富转移,而不是财富增长,说白了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甚至可以理解成是强制性的财富转移。
- 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过去人们总是以为,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想要让整个社会变好,只要把坏人都消灭掉就行了。这是一种“事与愿符”的想法。但经济学家可不这样想,经济学要研究的,是那些事与愿违的现象。很多时候,人们的好心,往往会办坏事。
撰稿:王海脑图:摩西转述:孙潇
5366人写了笔记
写想法 复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