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中,经济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影响了政府和公众的许多决策。
《一课经济学》是一本经典的宏观经济学著作。对初涉经济学的读者来说,本书是较好的入门书,它不以艰涩的学术论调来讲述经济学,同时,它所关注的问题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失业率、价格管制、最低工资标准等。
本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是一位提倡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强调“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即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如今大部分政府都实行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也应该有“看得见的手”,国家对经济生活要有一定的干预。因此,经济学并没有永恒的像真理一样的规律,而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适用学说。
本书的核心就是破解其他经济学家所犯下的谬误,并且指出了这些谬误的共性:忽略了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而对于这些谬误的始作俑者,作者把他们叫做“坏的经济学家”。而对于作者认为的“好的经济学家”,他则认为他们有远见,并且他们的经济政策会对社会整体有长期的良好效应。
作者黑兹利特所要批判的对象,是为现代经济学做奠基的凯恩斯经济学派。而黑兹利特作为一个奥地利学派的拥趸者,他的书自然会得到像哈耶克这样的经济学大师的推荐。
只要对经济学知识有所了解的人,对凯恩斯和哈耶克这两位经济学大师的名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但是这两个学派之间的对抗却一直在持续。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考凯恩斯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及哈耶克写的《致命的自负》。尽管你完全可以挑一个你喜欢的学说去相信,但是笔者认为,真理最大的敌人莫过于信仰。只有始终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迎接新变化,接受新知识的人,才能离真理越来越近。
主动思考,不盲从
本书第一版于1946年推出,在1961年加写了探讨租金管制的内容,因此总的来说,一些案例需要我们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同样,经济学在二战后发展迅速,作者的一些观点可能被主流批判,也可能早已变成主流。此外,奥地利学派的盲目乐观和对凯恩斯主义的强烈抗拒可能让我们读着不太舒服。
阅读时,要进行主动地思考,正确且客观地对待每一个经济学家的世界观,不盲从一家之言,这本书虽然被奉为经典,但不代表它无可反驳。
一、破橱窗效应
从乐观的破橱窗看法入手,分析其是否真的如同蝴蝶效应,能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得以增长,或是相反。并由此引申到战争福祸问题的探讨上。
要做好心理准备,在这里,一些主流的、我们赞同的观点可能被反驳,比如公共工程和税负的作用。因此,需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阅读。
首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作者给出的第一个小例子。
一个顽童将面包店的玻璃窗砸碎,并逃之夭夭。店长正懊恼这损失的250美元的时候,人群中有人这样安慰他:你在玻璃店多消费的这250美元,使玻璃店的老板增加了收益,于是他便会去别的店家多消费250元,而别的店家也会去另外的商店多消费。于是一块简单的碎玻璃却能够发挥蝴蝶效应,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了起来。这样看来,那个顽童的恶意之举,却是造福整个社区经济的福音。
相信读过《系统之美》或者《第五项修炼》的读者,一定能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指出这个结论谬误。
作者这时候假设了没有被砸破橱窗时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本来面包店的店长是要去裁缝店花这250美元,量身订做一套西装。这样,面包店店长既可以有一扇完好的玻璃,又有一身漂亮的新西装,会招来更多的客户。但是,现在只是有一扇新玻璃窗,西装没了,许多将来会被西装吸引来的顾客也没有了。这么看来店长是亏了还是赚了呢。原本裁缝店的老板可以有250美元进账,从而可以进行别的消费,从而通过蝴蝶效应促使的区域经济发展,但这也都不复存在了。两个不一样的事件线,哪个对区域经济更有利?如果例子中的顽童真的给社会带来巨大益处,那么夸张点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911事件的恐怖分子呢?
二、战祸之福?
坏的经济学家总是宣扬战争会给人们带来需求的积累,作者认为,造成他们错误看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需要(need)不等于需求(demand)
简单地说,需求=需要+购买力,有效的经济需求,必须要建立在相当的购买力之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非洲的一些贫穷国家,人民从对营养丰富的食物、干净的水、药品等物资的需要非常大,但由于他们几乎没有购买力,因此在经济学上,并不能说他们的需求很大。
2.拥有金钱不等于拥有购买力
我们常常有一种幻象,觉得手头的钱多了,我能买的东西就多了,但实际上,如果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们实际能买的东西反而少了。
经过战争的洗礼之后,除了军需用品之外,其他商品的生产自然处于低迷状态。战争对社会经济和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急需恢复各种基础建设和商品生产。
但战争带来的通货膨胀却会让货币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看起来会让一个国家在战后进入经济腾飞的时代,但是和破窗理论一样,在虚高经济的背后,民众的购买力却没有真正得到提高。
而且,战后民众必须将大部分的钱花在基础建设方面,比如建房子、修店铺,那势必会使其他商品的生产力受到限制。
3.弃旧不等于迎新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战争中摧毁的厂房本来就是旧的,战后重新修建更好的厂房和设备,反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德国人和日本人在二战后,因为得以更换最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美国那些老旧、过时的厂房与设备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按照这个逻辑,在和平年代,如果我们想要提高生产效率,只要更换新的厂房和设备就行,试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
不一定吧。你肯定会考虑,这些设备真的旧到不能再用了吗?我换一套新设备要多久能收回成本?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来换设备?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弃旧并不一定能迎新,因为战争让我们原有的资本累积不复存在,我们可能并没有多余的钱再购买新的设备。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战争重塑了整个工业结构,并且激发了民众对于重建家园的渴望,使得他们工作更加努力。但原有的安定的生活和社会稳健的发展态势,难道比不上战争践踏后重整旗鼓的发展么?
三、 公共工程来自缴税
本书出版的年代,是凯恩斯学派当红的年代。在当时,政府的支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绝对助推器。民众到现在依旧认为政府总是有花不完的钱,赤字可以来年再还。
但是作者认为,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除了大自然的资源馈赠以外,所有得到的都是要偿还的,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厘清以下谬误:
谬误一:依靠政府支出发展经济
政府所有的支出最后都必须靠纳税人来埋单;通货膨胀本身就是增加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极其有害的形式。
通货膨胀,就是由于政府有太多的财政赤字(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导致的不良后果。最终这个赤字是由纳税人的钱来填补的。普通民众在依赖着政府支出的同时,还要确确实实地为预支的政府财政支出而买单。这一个单纯依靠政府支出而发展经济的谬误就这样理清了。
谬误二:财政支出基础建设可增加就业
有人会说,政府在财政支出基础建设的时候也增加了就业,但是很显然这又是一个谬误。
例如造桥工程,政府增加500人的就业机会,于是本该在各行各业服务于社会的500人来到了工程队,实际上只是发生了一次职业转移而已。
而纳税人本来用来购买自己急需的物品的1000万,却通过通胀等增加税收的形式,被政府贡献给了这个大型工程。
更重要的是,造桥如果真的是一件有利于大众的好事,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当权者总是为了建桥而建桥,考虑的根本不是是否真的有必要建桥,所以他们总是先不管不顾地决定好要建造桥梁,然后再选址修建,那些反对的人,就被当作异类而存在;而那些对这一工程大加赞赏的人,其实是陷入了一种假象,因为他们很难看见那些看不见的损失,如果没有这座桥,会有更多的房子、汽车、电子产品等生产出来,但是这些没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导致的损失,却因为不像一座漂亮的大桥那样每天都能看见,因而被不合理地忽视了。
公共工程的实质
对于政府工程,很多经济学家和媒体总是以“这种伟大的工程只有政府才能完成,私人是无法做到的”这一论调,来赞叹公共工程的必要性。然而作者黑兹利特认为,政府把从民众身上收到的税收财富集中投入到一个地方,使之富裕,并不是什么奇迹,而且这种“私人无法做到的”不正是用私人的资本完成的吗?更重要的是,集中财力使一方富裕,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的相对贫穷。
因此作者认为,这类形象工程虽然举着增加就业等名目,实际上却是效用极低的投资计划。
政府官僚机构的公共建设计划,每花一块钱所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净增幅,都极有可能不如纳税人自行花掉这笔钱更值。
四、税负抑制生产
机场的免税店里总是络绎不绝,因为民众很容易计算出,一件商品扣掉税负后可以便宜多少,此时的我们可以意识到加在自己身上的赋税,但似乎对这些赋税的用途却知道得不多。
税负本质上是一种牺牲,当权者积累赋税,再把这些财富转移给想要发展的那一方。某些区域的赋税高到百分之七十,也就意味着一年内有八个月是在为当权者打工。
作者认为,这种高税负会降低民众的生产积极性,没有人情愿将自己的钱白手供出,赋税应该有节制,否则会抑制生产。
同时他也赞同,为了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一定数量的税收必不可少,围绕这个目的的合理税收对生产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
任晗骞反驳
对于”税负抑制生产“这个观点,虽说赋税过重确实会抑制生产,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一定是有益于生产的。
市场固然有调节的本能,但人们会在利益的驱使下调节生产。如果全部生产交于市场调控,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比如一些利润低效果好的药品,如果政府不给企业补贴,企业基于市场导向肯定会去生产效果相同但是利润更高的药品,那些原本就因为疾病而贫困的家庭很可能因此放弃治疗,后果将很难想象。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了解了作者对经济学领域主流观点的反驳,在”公共工程来自缴税“这一章中,我们发现,自己在面对公共工程的建设时,很难看见那些“看不见的损失“,如果按作者的说法:政府官僚机构的公共建设计划,每花一块钱所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净增幅,都极有可能不如纳税人自行花掉这笔钱更值。政府降低个税,你每个月的实际收入可以多5%甚至更多,你是愿意自己使用这笔钱?还是给政府建桥?你要如何判断一项公共工程的确是社会发展必需的,还是政府为了增加所谓的就业机会,甚至是一些输送不合法利益的工程?
本文摘自《一课经济学》作者:亨利·黑兹利特,或译亨利·赫兹利特,英文名Henry Hazlitt(1894年11月28日-1993年7月8日),自由意志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也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报刊的记者。
黑兹利特对于自由意志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发展都有极大贡献,在他资助下路德维希·冯·米塞斯(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才得以获得在纽约大学的教授职位(当时米塞斯刚流亡美国),也是他让艾茵·兰德(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她的哲学理论和小说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代表作有《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接触到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在1997年至2002年间,为了纪念他,一个名为亨利·黑兹利特基金会的组织创建。
卡片作者:任晗骞
英国华威大学数学系硕士疯狂科学家,致力于一切以新观点解释世界的原理,并将其投影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