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穷尽一生都在寻找爱与幸福,却依然不断地受到亲近之人的无形伤害。
我曾经有个密友,她与母亲的关系不佳,每次往家里打电话,都以不愉快的争吵结束。有一次撞见她挂了电话在房间里哭,便去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妈妈,从小到大,都没觉得我能做成做好一件事!”她哭着,“我从小,就比较胆小,而且遇到什么事都会比较消极对待。现在我发现了自己这个问题,就在努力改正。你看我现在都快要结婚了,她却突然说,我的性格不好,早晚会被我的未婚夫抛弃,她是我的妈妈呀,任何事都觉得是我的错,我会做不好,我与她吵,她说她最了解我,提醒我是为了我好……”
听她断断续续讲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我可以理解这位密友的性格了:放松的时候,她平时是一个烂漫爱笑的女孩,但一遇到很小很小的不顺心,整个人都会调整不过来,突然灰暗得像一片发了霉的布,觉得整个世界都处处苦难,无法前行,又不自主去找母亲寻求帮助。在感情中,也十分缺乏安全感,她也不断挣扎在敏感神经与交流和解之间,就仿佛本身20几年塑造的极其消极、感性的灵魂,与她主动学习、塑造的理性思维之间的不断博弈,十分得痛苦。
而在日后的深入交流中,我了解到,她的外婆,也是如此这般得对待她的母亲,她小时候也听到母亲这样抱怨过自己的外婆,却没想到自己长大成人后,母亲也变成了外婆的复制版。
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日加藤三在《情感暴力》一书中,解释了这一现象:那些“都是为你好”、“我只是想让你幸福”的“出自家人的爱”、“出自关心的爱”、“出自朋友的爱”,也有可能是情感暴力的伪装,它让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性格中的没毅力、依赖心、自卑感披上了爱的外衣,无法自立的灵魂难以察觉的心理暴力中无法得到帮助,在日积月累中,慢慢得也成为了新的情感暴力加害者。
对于这种带着伪装的“精神病毒”,我们应当如何敏锐地察觉到情感暴力?日加藤三在《情感暴力》第二、三章中用大量事例列举,较常见的有:
1、以他人的不幸为乐;
2、从不会夸奖孩子的父母;
3、贩卖善意,常提及“我都是为了你好”;
4、嘴上放任自由,却用别的道德感方式牢牢束缚爱人的夫妻;
5、强迫别人牺牲,并常拿良识说事;
6、长期处在情感暴力中的受害者,不自主得自己也会成为加害者。
那么,对于加害者自我陶醉式的强势与狡猾的伪装,如何与情感暴力斗争?日加藤三提出,长期暴露在情感暴力中的受害者,由于对周围没有信赖感,所以总是处在防御状态,他们经常被告知着:“你最喜欢的东西/你其实想要做的是这个。”虽然他们心底并不认可,但还是会很听话地认为事实的确如此。
如果想要摆脱情感暴力,第一步就是意识到核心的一点:确定自己的喜恶,找到自己的意志。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到底讨厌的是什么?很多本身性格中带有些许自卑、害怕被讨厌的朋友,由于太需要被人认可,以至于演绎出另一个自己,成为了一个没有喜恶的人,面具带久了,再努力也很难幸福。
第二步,就是和否定的过去说再见。面对权威的父母、强势的恋人或上司,时常被灌输类似于“你本身就很差”的想法,要学会与自己的顺从型人格对峙,并意识到自己被否定之处、面对环境的恐惧时常没有任何缘由,然后消除它,斩断情感暴力加害者榨取型人格与自己之间的联系。
最后,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回顾自己目前的状态,找出原因。为什么自己无法轻松地、明朗地活着?自己和父母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父母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自己认为的善是什么、恶是什么?父母有没有通过夸大自己的付出来操控孩子……
万千烦恼都有它背后的心理渊源,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单纯,有时复杂,如果你觉得自己因为失去了生活的能量而变得抑郁,可以读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