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小说里,有两个男人,是一出生,就遭到了命运的圈禁的。所谓人生的宿命论,淋漓尽致地通过这两个男人得到证实。不论他们做何选择,走何道路,都无法撞开命运的天罗地网,终究以一死结束那悲剧性的命运。所不同的,他俩一个是悲剧性的好人,一个,是悲剧性的坏人。你或许猜到,我要说的,是乔峰和杨康。
其实参照乔峰的结局,杨康即使按照穆、郭、丘等人希望他走的路走,仍然不会有好下场。
一个带着完颜康的杨康,一个带着杨康的完颜康,一个宋室汉人身份的金国王子和一个金国王子身份的宋室汉人,这样的身份,撇开他自己的痛苦不说,不论宋还是金,都会带着警惕的眼神和提防的心来看杨康。金宋关系稍有龃龉,杨康都将首当其冲,成为发泄矛盾的靶子。
这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因为苗侨伟版的杨康,我始终下不了笔,要将杨康作坏人写。也因为1983版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让我始终觉得,杨康算不上坏人。1983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编剧和导演,在小说设定的人物身世背景下,修改、添加、延伸了杨康和穆念慈的爱情过程,也用更多的戏份来表现杨康身处悲剧的漩涡中,他的内心和外现,是如何纠结、挣扎、逃脱和抗拒的。这些,足以修改杨康纯粹坏人的面目。
所以,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如此被人翻来覆去地喜欢,要归功一点于1983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于翁美玲饰演的黄蓉,黄日华饰演的郭靖,苗侨伟饰演的杨康,杨盼盼饰演的穆念慈!
其实,真的要如此笃定地给杨康一个坏人声名么?
即使是金庸先生,他初念写杨康,毫无疑问,也定是要把杨康作为郭靖的对立形象来写的,他或许想由这二人表现人性的A面和B面。念头是这样,下笔写着的时候,笔头或许反过来控制了念头,或者念头发生了改变。于是我们看到的是,金庸在写杨康的时候,并没有将杨康脸谱化和平面化。他对杨康时不时地笔下留情,让我们觉出他对人物的包容和期待。虽然杨康那些很重要的心理过程书里没有直接描写,但他又让人物留下些只言片语,让我们对杨康这个人物的解读充满想象空间。这些笔下的余地,让我们留意到杨康身上丰富的悲剧性元素。而当杨康身上被打上悲剧性的烙印后,杨康的“坏”减弱了,能够被接受和理解了,这样的杨康,是足以被带到观众心里的。
杨康的开篇,是比武招亲。那一章里写杨康的文字,笔墨纵逸,气息稳沉,遣词酌句刚柔兼济,把一个风流明媚的小王爷刻画得令人过目难忘。那一章里,所有人都是来衬托杨康的。那比武招亲的台子,不是为穆念慈而搭,它搭在那儿,等的就是杨康这位角儿。每一个人与他过招,不管输赢我们脑子里留下的都是杨康的样子。穆念慈与他过招,那是倜傥风流的杨康;郭靖与他过招,那是倨傲的杨康;杨铁心与他过招,那是玩世不恭的杨康;包惜弱面前,那是恣睢得意的杨康;王处一面前,那是戏谑不恭的杨康。由此种种,为的无非是描摹一个令人难忘的杨康。
哦,此时,他还仅仅只是完颜康,大金国六王爷的小王子,父宠母爱、聪明俊俏的小王子。从完颜洪烈对他的宠爱来看,他并非因为他母亲才获得这宠爱。他相貌英俊、谈吐伶俐,筹谋行事颇具机心。仅是这些面儿上的功夫,都能赢得他的父王的欢心。而他年仅弱冠,文韬武略,无一不强。武功自不消说,他是丘处机和梅超风悉心教授的弟子。他要是对自己的武功没有自信,就不会跑去当众戏弄比武招亲的穆念慈了。至于文,记得欧阳锋等骗黄药师黄蓉已死,黄药师悲戚吟出曹植的《行女哀辞》,座中有欧阳锋、完颜洪烈以及完颜洪烈招募的一批江湖人士,无人知其意,知其出处,是杨康为众人做了解释。由此看,野心勃勃的完顿洪烈,对杨康的打造也是全方位的,必是延请了中原儒学大师对杨康进行了文教。一个有野心的父王,恰有一个有前途可造就的儿子,试问完颜洪烈如何不欢欣鼓舞,如何不对杨康寄予厚望及钟爱!
我想从做父亲的角度讲,杨康这个接班人比起欧用克不知道好哪儿去了。而且论行事心机。欧用克也远远输于杨康。
这些,仅把杨康作为完颜康,作为大金国赵王世子来看,是完全“正”的东西,是他的优秀,他的能干,是他父王的欣慰,是他国家的福气。那么,在这个基础上的杨康,有些许轻佻,些许调皮,些许倨傲,都不影响他。
忽然来了个跑江湖的汉子劫走了他母亲,他母亲却告诉他,孩子,这江湖汉子是你亲爹!这么诡异,这么莫名,他金光闪烁的身份就被扒掉了——原来,这身份竟然是个笑话——父亲变成养父,而养父与他之间,是无法忽略的国仇家恨。谜底揭开后,所有人都变成看客,所有眼睛都瞪向他,看他如何自处。他任何细微的动作都逃不过这些眼睛,他任何不规范的动作都让自己成为靶子,承受这些眼睛里挟裹正义的堂皇之箭的射杀。
杨康养父大金国王爷的身份,而他生父生母的汉人身份,他本身的汉人身份,他养父于他生父的夺妻之恨,杀兄之仇,真是国仇家恨,样样占齐。这些,是没有解药的毒蛊,一旦涉及,非以死亡不然不足以结束。杨康也不过是个可怜人,一出生就有这样的命运在等着他。
他一出生,便是小王爷的身份,他每每在这个身份上努力一点,优秀一点,却都是在对他原生的身份作恶、犯罪。命运在他身上打下死结,围观者人人得见,只有他蒙在鼓里。
这背后的悲凉,该怎样去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