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之 上古天真论
4
原文: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实,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知识点】
奇经八脉:文中讲到的任脉、太冲脉都属于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指的是十二经脉(正经)之外的八条经脉,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所以被称为“奇经”。
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八脉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女性小腹的生殖器官)、脑、髓等奇恒之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任脉:收纳调节一身阴经之气血,为“阴脉之海”;调节月经,妊养胎儿。
太冲脉:又称冲脉,调节十二经气血,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冲脉能涵蓄和贮存;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能给予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的需要。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
阳明脉:指十二经脉中的手阳明、足阳明经脉,这两条经脉上行于头面发际,如果经气衰退,则不能营于头面而面焦发脱。
三阳脉:是太阳、阳明和少阳脉的总称,包括手三阳和足三阳共六条经脉。三阳脉衰,对应的其实是六腑功能衰退,即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的功能减退。因为这六条经脉都经过头面部,所以当六腑能量不足时,呈现在外的表现就是面色焦黄黯淡、脱发白发。
【字释】
肾气:肾精化为肾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
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如促性腺激素等。
真牙:智齿
【翻译】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黄帝问:人年老就不能生育子女,是燃料不够了?还是自然规律呢?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实,齿更发长。
岐伯回答:女子7岁,肾气充实,牙齿开始更换,头发生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二七14岁时,天癸到,任脉通,冲脉盛,月经就随之而来,就可以生育了。
三七,肾气平,故真牙生而长极。
三七21岁时,肾气平和,智齿出来,身高也长到顶点了。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到四七28岁,筋骨坚实,肾气有余,肾气之华在头顶上表现出来,是头发最好的时候,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到五七35岁,阳明经的气机由升转降,不能上蒸于面,面部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到六七42岁,三阳经脉之气从头部开始都衰退了,面部枯黄,头发变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到七七49岁,任脉虚,太冲脉衰微,天癸竭,月经绝,所以身体状况不如以前,所以不能再生孩子了。
【感受】
从没有接触过如此全面且客观的讲述女性一生的身体状态,内心一开始挺难以接受的,毕竟没有哪位女性不想一直美丽。
文中讲的身体好的显著表现就是:生育能力、面部气血、头发状态等等。
社会对女性的美丽枷锁一致都在,或许就是生育能力的追求。刻意用现代手段追求局部的面部美,看似有效,但终究抵不住时间。
那接受美丽不是永远的,是每个女性不得不面对的人生题目。
其实生命规律就是这样,出生会生老病死。那在这过程中,如何保持自身最好状态我们是可以把握的。身体好,也能让美自然流露。
在这段讲述女性身体生长退化过程中,首次提到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内经》是首次提到经脉的著作,后世医学典籍是从这里学习发展的)
那看来经脉的运行对身体机能的作用影响深远。而之后《内经》也会慢慢具体讲述经脉。
而这个神奇的7年周期的确是可以处处考证的。
14岁左右的女孩们月经初潮
21岁左右长智齿,拔智齿
医院将35岁以上的孕妇划为“高龄产妇”
49岁左右开始绝经。。。
原来我们生活中各种常识,在《内经》中早已确切的归纳了。
那好多我们不解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呢?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