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戒瘾OR有过戒瘾失败经历的你,是否有过疑问呢?
比如,我的意志力很强,能抗得住饿,挨得住寂寞,只要我想戒掉,下定决心,就一定能行!
我觉得自己已经戒瘾成功了,如果再和它有任何形式的接触,这算是旧瘾复发吗?
瘾戒不掉,是我的错吗?
孩子有网瘾,天天盯着他写作业,可整天心不在焉,还经常顶嘴,怎么办啊?
......
究竟是为什么呢?书中给出了几个产生疑问的思想误区:
01 戒瘾是意志力的问题,只要下定决心,摆正态度,就能戒瘾
首先,瘾的特性之一是无法控制,瘾给自己带来的快感和戒断反应的痛苦,很难用意识控制。其次,长时间沉浸于瘾,对大脑中的额叶皮质(掌管控制、判断和计划)和杏仁核(产生、识别、调整情绪)造成损害,影响判断力和控制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戒瘾是漫长的过程,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修复大脑中被损害的区域,才能慢慢夺回行为和意识的控制权。
02 戒瘾就是永远不再接触使自己上瘾的事物或行为
抱着这种心态戒瘾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思想包袱,在戒瘾的过程中时刻担心旧瘾复发,一旦真的戒瘾失败,容易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暴自弃。瘾的特点之一是反复出现,可以理解为容易复发。因此,与瘾从此一刀两断的心态是不科学的,无利于戒瘾。其实,不断减小瘾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带着瘾过着正常的生活,也是戒瘾成功。
戒瘾的目的是为了夺回生活的掌控权,使身心更加健康、积极。一位老烟民,戒烟两个月,仅从每日20根烟减少到每日8根烟,但是在减少每日吸烟根数的过程中与家人的关系开始变得和睦,原本用来吸烟的时间现在用作锻炼身体、努力工作、安排学习、经营家庭,烟瘾对身体、心理、工作和社交的负面影响在不断减小,这比戒烟本身更加重要。未来,则会从带着瘾过正常生活逐步走向自然而然地与烟瘾说再见。
小酌怡情,大喝伤身。不妨想象一下:带着“酒瘾”过着正常的生活,当酒瘾重新归位到爱好,如果自己又是懂酒人士,那逼格不得噌噌往上涨。对于酒爱好者来说是什么样的神仙生活啊
03 瘾是道德问题,是一个人堕落的表现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自己的一些不良嗜好或瘾总会在不经意间被人发现。但多数“旁观者”对瘾的第一反应是一些不好的要素,认为之所以成瘾,是因为TA不学好,放纵自己。对于成瘾者而言,一来因为周边的偏见而不敢向外界求助,怕受到歧视,可能原本很好的朋友就此疏远自己;二来成瘾者在这种认知氛围中,会不自觉地认为是自己有问题,是自己自甘堕落才上瘾的,强烈的羞耻感会导致自我厌恶,自我否定。成瘾者的家人如果也抱有“旁观者”们的看法,动不动指责或打骂,伤害自尊,也伤害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瘾是一种精神障碍。换句话说,成瘾是TA的行为和思维存在问题,不是人本身有问题,更不能说“你这就是有病”这种伤人的话。行为有问题,就去纠正行为,不能搞人身攻击。
04
面对成瘾,身为旁观者,尝试放下不恰当的成见;身为家人,给予接纳、理解、亲密的氛围,让成瘾者看到,面对困难总是有并肩作战的战友;成瘾者坦然面对,接纳情绪,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