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恶

    年前,一位好友找到我的办公室,上来就哭:“太屈辱了,太没有尊严了!”她说,边抽噎边叙述事情的原委。我们相识于共同学习的一家心理成长机构,对此机构的整个运作与人员设置都很清楚,私下里看法也很相近。她的老师傅(带领者)离开机构,遂被分到新师傅那里,本就敏感的她,有“后徒弟”的顾虑和寄人篱下之感。那日机构要举办演唱会活动,群体排练,新师傅在排练中,对她挤兑、训斥、推搡。其实我历经种种,早已看透此机构及其创始人的本来面目与品行,因此并不意外。

    前几日,在朋友圈内,看到此机构的宣传,“业界良心”“行业标杆”“良家贵妇的群体”,不知道该出离愤怒还是哑然失笑。若你是“业界良心”,学员明明七月份会费到期,一月份就让交钱还不优惠?;若你是“业界良心”,学员跪到你的面前,不觉得自己受不起反倒洋洋自得?;若你是“业界良心”,用所谓的吸引力法则让患有抑郁症的学员不寻求正规治疗隐瞒病情?;若你是“业界良心”,会标签评判打压持不同意见的学生?

    在学习成长的路上,走的时间并不长,但却一不小心看到了心理培训和“心身灵”成长领域的乱象。那些在生活中本来就出了各式各样问题的人,在不良机构中被利用、被操控,像极了表演的提线木偶。机构从事此业,本就深谙此道,她们在集体中又怕被孤立、被抛弃、被背离,只好忍辱屈从。

    我对这种利用人的痛苦去操控、大肆谋利的现象深恶痛绝,因此也特别看重机构负责人的品行与发心,如果在前行的道路上你忘记了助人的初心,你对人的痛苦产生了钝感,进而滑向了“恶”,条件再诱人我也会离开,道不同不相与谋。我的底线就是不作恶——Don’t be evil!

    我们所处的现实,有时候并不美好。那些闯了红灯的人,比你先行一步;那些商品造假的人,比你赚钱;那些大胆行贿的人,比你升迁快;那些用自己的青春换取什么的人,比你背的包包贵上N倍;那些弃父母于不顾的同胞,并没有少分财产;那些挑战了社会道德底线的人,貌似还获得了名气。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这点短期利益而受蒙蔽,也并不能因为这一点点“恶”而无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每个人做的小“恶”,都可能被积累,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长此以往,就会造就一个糟糕的环境。

    看到这样有失公允的事实,我们能选择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最起码,就是不参与、不效仿、不被短期诱惑绑架,不作恶。

    人性使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呢!走惯了捷径投机取巧轻而易举获得的人,让他再矢志不渝为了情怀目标理想艰苦奋斗,谈何容易啊。而我们人类的平均寿命都在不断地增长,时间还长,我们做的事总要接受时间的检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果我们选择了“不作恶”“不同流合污”,那么在长期的时间洗礼之后,我们遭遇的每一份困难,付出的每一份艰辛,都会成为口碑与信用的积累。而这种积累足够长,就会成为持续的正向循环的动力。

    我想,这是一项值得每个人坚守的原则——不作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一句话“致良知,不作恶”。觉得自己很善良,不做坏事,自己境界真高啊,和王阳明大师的境界要差不多...
    SallyWong阅读 920评论 1 2
  • ​不作恶(Do not be evil)是谷歌的非正式口号。 我对「作恶」的理解:一面创造价值,造福用户;一面带来...
    托爸阅读 349评论 0 0
  • 选译自村上春树的问答栏目(http://www.welluneednt.com) 本篇原文:http://www....
    阿道阅读 562评论 0 1
  • 前两天出去逛街,我发现街上人好多,各大商场也是卖力促销,超市各区也是叫卖声不断。 看着行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不时...
    木子之言阅读 279评论 0 0
  • 《加油站旁的鸟窝》 加油站旁 有一排我叫不出名字的树 树上有一个鸟窝 闺蜜说隔壁还有一个 是两个 我不知道里面有没...
    战隼128阅读 1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