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给两娃洗涑完毕,哥哥的作业本还有打卡用的手机,一起放到书桌上,让他穿好衣服,去书桌写作业,完成2个打卡。
给妹妹穿好衣服,让妹妹躺被窝睡觉,白天没有午休,这个点儿也该睡觉了。
趁这个缝隙,妈妈终于可以去冲澡了……
哥哥很是配合,穿好衣服就开始了写作业。
妹妹却眨巴着眼睛,看着我:
“妈妈,我爱你~”说着,紧紧的搂住我不放……这娃,真会撒娇,以这样撒娇的方式抗拒睡觉。(妈妈至今都还没学会这招来搞事儿……)
强行拒绝妹妹貌似不妥,那就缓缓再去冲凉咯。
陪妹妹聊了会儿天,再提出:
“哥哥和妹妹都洗澡了,现在妈妈也要去冲澡啦,冲完澡妈妈再来陪你们,好不好?”
这次,妹妹倒是爽快的答应了,但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
“嗯嗯,妈妈去冲澡吧!我边看会儿阿布故事边等妈妈~”
原本妈妈去冲澡的前提是妹妹睡觉,这会儿妹妹却提出要看阿布故事。
不想让妹妹睡前拿着手机看阿布故事,就想再来陪会儿妹妹吧。
继续陪了妹妹十来分钟,再提出让妹妹睡觉,妈妈去冲凉,妹妹仍坚持不睡觉,要看阿布故事。
这样耗着也不是个理想的法子。正想该怎么换种方式去引导,这时刘先森下班回来了,好吧,终于迎来了救援!我可以安心去冲澡了。
冲凉出来,看见妹妹仅穿了套秋衣,躺在被子上面用手机看着阿布故事,刘先森不知所向……
顿时,情绪有点上头了。带着些许不悦和妹妹进行沟通了。
这时的妹妹看故事正投入呢,那听得进我的话,沟而不通!
坚持不睡觉,要继续听故事,而且不窝进被子里,也拒绝穿个外套。
这时的她,我都听到了她鼻子被堵住的呼吸声。
气急之下,放下衣服,任由妹妹自己折腾,爱咋样咋样呗,我也该干嘛干嘛去。
妹妹也觉察到了我的异样,虽然仍在听故事,但注意力不再集中。偶尔会偷偷瞄下我。
这会儿,哥哥已完成作业和打卡,准备睡觉了。
妹妹也顺势把手机还给了我,蹭到我身边,默默的看着我。
看着妹妹如此乖巧的放下手机,没有任何情绪,还柔柔的依到我身边。
真是自叹不如。
一个三岁的小朋友,该坚持时坚持,该示弱时示弱,还会自己找台阶下。
妹妹这份机灵劲儿可不容破坏。
顺势抱起妹妹,我知道妹妹这时候更是需要妈妈,她需要妈妈怀抱的温暖,需要妈妈抱抱传递的安全感,需要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一直都没有变。
我知道妹妹这份看似从容自如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担心又害怕,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而妹妹的不安,是我传递过去的。
抱着妹妹,再次尝试着和妹妹聊天。妹妹很快就进入了话题。
然后,妹妹居然说出了妈妈的心里话:
“妈妈,以后我睡觉前我就不用手机看故事了,那样对眼睛不好,以后晚上你就讲故事我听,好不好?”
曾经,刘先森会主动把手机给哥哥玩,我提醒过好多次,手机看多了对眼睛不好,但从未对妹妹说起过,不想妹妹居然记住了。
在妹妹请求下,在昏暗的台灯,拿着绘本给妹妹讲故事。听完两个故事,妹妹终于睡着了。
反思:
① 如果一开始,我能不要那么着急,耐心的陪妹妹聊会天,然后哄至其睡着,也许就没有这么波折了,不会折腾这么久。真是应了那句话:欲速则不达!
② 即便哄睡妹妹要花更久一点的时间,最坏也莫过于我不能冲凉。在这冬季,一个晚上不冲凉,其实也无大碍的。
③ 令人上头的情绪,其实并非全由妹妹引起,但最终传递给了妹妹,这种做法欠妥。当时,并非自己忍不住,而是不想忍,想找个出口发泄出来。无形中妹妹成了发泄的对象,其实妹妹很无辜。
④ 妹妹之所以还能勇敢的坚持,毫不含糊的放下,也许有一部分缘由是,咱们家平时对妹妹,总是尽可能的去满足她,使的妹妹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爱,感受到了自己是被爱,被认可的,所以总是那么阳光又自信,懵懂可爱,所以她总能及时机智的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勇敢的做自己。
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一家人都需要保持。
这一点,一家人也都需要向妹妹学习。
⑤ 自己的情绪由何而来,需要好好反思,也需要学会灵活应对生活工作的难题。
每一次对孩子的试错,于自己都是一次成长~愿自己错而不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