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的孩子上了四大名校,老王家的姑娘考上了北大,同事老张的孩子更厉害哈佛毕业,小李家孩子期末考试不及格,骂也骂了打也打了都痞了,咱家的娃...,当看着自己家可能是自闭症倾向的孩子时候,别家孩子的故事都象是诗和远方。看着孩子无光的眼神,愁苦着低着头自顾自地画着,叫唤也没有回应,一副孤寂的景象足以击溃最后一根支撑的神经。
走头无路的境况下将信将疑地自我说服开始试验米米老师的方法,放下执念纯爱养育。开始鼓起勇气看着女儿说我爱你,看到女儿狐疑的眼神恨不得钻到地下;接孩子放学时候开始允许她去玩具店超市,允许她想买什么买什么不限制;在小区楼下玩得兴起到了饭点不想回去吃饭也可以,并且陪着她一起玩到尽兴;吃饭的时间到了可以不来吃,打好饭菜等她自己想去吃了再吃;约好每周给的零用钱有时候就多给个一两块;孩子想买一种自认为不好的食品,不再直接禁止买,而是告诉她分辨食品添加剂让她自己决定买不买,即使最后她买了也允许;孩子喜欢上一种比较贵玩具不再直接禁止,告诉她价格比较高,和她商量用她的零用钱一起来支付;做作业的时间也由孩子自己决定,虽然还带着焦虑,但是也接纳孩子做作业有她自己的时间和想法,在某个时候确实无法进入学习作业状态;预定的行程孩子不愿意也开始可以适应孩子去调整;当孩子打自己的时候,让她尽情地打着直到她打够;只为见到孩子眼中那道光,顶着巨大的压力实践着这些离经叛道的方式,各种情景中给予无条件及时满足的爱,与成习反复拉锯着,历经一年半多的时间渐渐地孩子打开心门,眼睛里期盼着的那道光涌了出来,开始活蹦乱跳地叽叽喳喳,拉着你说悄悄话,也敢和陌人生接触起来,但最大的收获却是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心柔软了起来,可以看到孩子真正的状态并连接上她的内在,那种亲密无间的连接和共鸣从孩子爽朗地笑调皮地互动中弥漫到四周,这一刻终于等来了。
为什么指出缺点,批评,斥责,惩罚和训练看似习以为常的教育方式却适得其反?为什么纯爱,无条件及时满足能够逆转一个自闭的孩子?看着自己孩子天性绽放,再放眼望去上学路上一张张挂着苦闷、无奈、低落的幼稚的脸,这样的反差不得不去探个究竟。回到生命的原初,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可以把胚胎在人体内发育过程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那个细胞从母体从予取予夺地吸取着物质组装自己,飞速地成长着,从原初神经系统反射开始就和母亲融为一体,直到哇哇坠地,在婴儿的意识中任然是和环境浑然一体,想吃就吃想拉就拉,所有的需求都理所当然地立即无条件满足,神奇的是这样一个柔若无骨的小肉球所散发的原爱吸引着成人们忙前忙后地象神一样侍奉着,这样的过程延续着,这样的阶段中如果不幸被哭声免疫法睡眠训练定时喂奶等所谓科学训练教育法所洗脑,婴儿得不到她需要的及时满足,她会在一次次训练中崩溃,用大声的哭泣愤怒甚至打击来释放她原始的生命能量,如果父母不懂得接纳继续地制止和控制,孩子在一次次受限,指责,批评,惩罚中获取习得性反应,觉得自己不被爱,不值得爱,需要适应父母和外面的要求来获取生存的资格,从而向外寻求自我的证明,必须好好学习,必须到点吃饭睡觉,必须有礼貌,内在自我没法建立,内在的力量被压制,在小学中学以及以后人生各个阶段以各种问题现象爆发出来,内在自我的建立无法通过训练和强制的方法达到,只有爱与自由的纯爱方法才能滋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孩子的生命能量被允许,被释放,被环境(首先是父母)无条件接纳,这样孩子才是成为她自己生命的主人,而不是适应环境的木偶。
纯爱养育,用爱的滋养能给到孩子巨大的安全感,使得孩子的意识从适应外界约束要求控制训练转到内在精神的发展上,从而真正地在学习,而不是被迫地在重复练习信息,幼年的孩子具有强大的短期记忆力,在自己孩子的变化过程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当孩子安全感十足,真正感兴趣投入地学习的时候,效率和成果完全不是强迫练习可以比的,但是学龄阶段的孩子往往被大人过分关注成绩的压力下,打乱了孩子成长的个性化的节奏和规律,严重的情况是持续性的压制式学习破坏了孩子真正的求知探索的欲望,沦为应试工具,而长期批评斥责惩罚和训练正逐步抹去孩子幼年尚未完成构建的自我,孩子脸上的欢笑越来越少,越来越沉迷游戏,眼睛越来越迷茫,没有光,只是回应着:哦,我去写作业了。
用纯爱逆转未来对于孩子数十年的生命来说任何时候都不晚,试试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