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量大的手机客户端非常适合使用混合开发方案,开发效率高,热更新,技术成熟。好的混合开发方案,既不是完全依仗 H5 前端(客户端甚至只有一个 WebView 壳),也不是只掺杂少量 H5 页面(只有一些展示页是 H5),应该是发挥 H5 和 Native 的各自优势,紧密的配合。如,H5 的导航就可以借助原生导航 混合开发: 原生导航替代浏览器导航 Web 页 js-native-navigation,两者相互配合实现体验的提升,离线包方案也是其中之一。
常用优化方案
重度的混合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页面的加载效率,弱网的情况下简直让人抓狂。提升页面的加载效率的主要方法就是使用缓存,众多缓存方案中,最常使用的就是浏览器缓存机制,服务器配置 Cache-Control:max-age=3153600
缓存时间为一年(任意的足够长时间),而前端资源文件名都带有 hash 值,如 xxx.6sdf9sdf.js,资源文件内容发生变化,对应的 hash 值也要发生变化,如此就能更好的使用浏览器缓存,消灭 304,提升页面的加载效率。如何对项目资源的文件名,资源的 hash 进行维护,就要使用 webpack 工具,在编译的时候自动帮我们做这些事。也可以用 service-worker 做缓存,但是 service-worker 的兼容性还不够理想。
还有一种方案就是离线包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客户端提前将资源下载到客户端本地存储,Webview 从本地加载 H5 页面及相关资源。说起来简单,但是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且会涉及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接口请求的跨域问题,差量更新问题,更新失败的线上应急处理等。
插图:
离线包实现逻辑
下面我详细叙述下离线包方案的前后台逻辑。
项目首次上线,后管上传一份全量离线版本和全量线上版本 1.0,客户端第一次启动时,需要向后台发送一个检查更新接口,带上离线包的版本号,第一次启动没有离线包,所以版本号送空即可。后台会返回 1.0 版本的离线包下载地址,客户端静默下载,并保存到本地。如果下载失败,不具备加载离线包的情况下,使用线上版本访问。
服务器上有:
1.0 离线包 1.0 线上包
项目更新迭代到了 1.1 版本
后管上传 1.1 的全量离线包和 1.1 的全量线上包,后台对 1.1 和 1.0 的全量离线包进行差量比较分析,打包出一份 1.1-1.0 版本的差量离线包。1.0 线上包做归档,清除。客户端启动时,发检查版本请求,上送本地的离线包版本号,服务端返回对应客户端本地离线包版本的差量更新包,下载完成后,与本地包进行文件 merge。merge 完成则更新本地的离线包版本号。
服务器上有
1.0 全量离线包(供比对分析用)
1.1 差量离线包(供用户下载) 1.1 全量离线包 1.1 全量线上包
项目继续更新迭代到 1.2 版本
后管上传 1.2 的全量离线包和 1.2 的全量线上包,后台对 1.2 和 1.1,1.0 的全量离线包分别进行差量比较分析,打包出一份 1.2-1.1 和 1.2-1.0 版本的差量离线包。 1.1 的差量包和线上包可以归档,清除。客户端逻辑同上
服务器上有
1.0 全量离线包
1.1 全量离线包
1.2 全量离线包,1.2 - 1.1 差量包,1.2 - 1.0 差量包,1.2 线上包
项目再次更新迭代,以此类推,如果本地不想保存过多的差量包,可以设置如果旧版本号超出两个版本,则使用新版本的全量更新离线包进行更新。
客户端的 Webview 访问本地资源,前端的 Api 请求需要借助原生来发送请求接口(js-native 交互)来解决跨域问题。
方案优缺点对比
方案 | 优点 | 缺点 |
---|---|---|
浏览器缓存 | 轻量,实现简单 | 浏览器缓存大小限制 |
离线包方案 | 无缓存大小限制,控制灵活,可以缓存任意资源 | 实现复杂,开发成本较大 |
总结
业务量较大,重度混合开发项目,且公司具备足够的研发资源可以使用离线包方案。业务量一般,或轻混合开发,或研发资源紧张的公司不适合离线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