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P33-49,第7篇《出场力》,第8篇《烘托力》,第9篇《聊天力》,第10篇《移情力》
7.出场力
文学是记录生活,但不能一笔流水账,要忠于生活又有艺术美感,且不损阅读乐趣。
方法论:“在故事的转折处出场”是个好方法,不仅照顾到读者趣味,也营造出戏剧张力。
将“起承转合”改为“转起承合”,“转”就像是钩子或是现代人常说的“梗”,会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想看看到底如何破梗。
“对话”与“动作”最适合放在“故事转折处”。
例如,《老人与海》的开头。
人物再精彩,终要告别;故事再辉煌,终要落幕。但对于每个人长江大河的一生,可别写成一篇流水,要让那个人用“最值得被世界记忆”的样子出场。
这个方法真的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有点明白自己为啥总是写记录生活的流水账了!
8.烘托力
烘托法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烘云托月的简称。中国画在画云和月时,不在白色的宣纸上画白色,而是借由颜色的烘染,衬托出白云与月亮。
利用烘托法写作就是不讲主体,只用旁人的观点来烘托主体。
使用这个方法一方面可能因为直接写主体不容易,比如文中的中风阿公。另一方面侧面烘托也显得含蓄有神秘感,让读者意犹未尽,更加好奇。
其实,也是一种帮助我认识自己生活、周围人的方法,有时候我自己直观、直接的看法未必对,应该多听听其他人的看法。
所见未必属实。
9.聊天力
当自己的蒲松龄吧!
我们没有办法像上一代,或者很多同代人,有那么多经验,我们是经验匮乏者。
但是庆幸,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间接经验:书籍、讯息、道听途说…
真正的创作是不靠灵感的,靠的是“对人的兴趣”。好的作品最终要提供给读者有血有肉的人类,才能得到读者的“尊敬”。说得真好!
生活中,我不爱跟人闲聊,总觉得浪费时间;不喜欢看咨询新闻,觉得没营养…然而书也没读多少呀!更没读通多少!
下次,当你拿起稿纸,枯肠搜尽仍挤不出东西时,不妨去观察终生,与其对话,甚至主动记录他人的故事。你对这一切的理解,就是别人口中的“才气”“创造力”!
10.移情力
读了这篇第一段,突然觉得蔡淇华的文字有点胡兰成的妖娆气…难道这位台湾作家也被胡兰成污染过?
看到现在,觉得书中讲的方法都挺好的,比较实用,讨巧吧,可以借鉴。但是文字风格还是个人有个人的,我们也不必太妄自菲薄吧!毕竟文章园地里百花争艳才更有生气!
移情力是作文的滋养之一。
写了一辈子“命题作文”的孩子,你们是否敢拿起作文纸,走到老师跟前说:“今天,我想为自己的感动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