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学会委婉优雅表达想法需要,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反映出自我理解与自我意识的深度,唐诗宋词亦是如此启发我们做学习的榜样。
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其一》是《唐诗三百首》的第一首,写于作者被贬黜为荆州长史之后,托物寓意便是最自然的事情了。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这两句写春天的兰花与秋天的桂花,生机勃勃而各自适应美好季节。这是写景,自然平实,类似我们写文章的开头背景,客观描述而已。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第三句则是虚实结合,林中隐士高人嗅到花香四溢,不由欣赏之情油然而生,这个象征高权重者也是可以的。最后引出来自我卓然独立情怀,草木自有自己本性,生性如此,何须别人赏识呢。这就是写虚,写自己感受,主观价值观体现。
以言咏志起源于现实生活,也是自然的心理比较,从“诗经”开始,文字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如此。此时语言文字不再是沟通交流客观信息工具,而成为内心思想情感欲望表达的载体。
因此,诗歌文章就成为最好的托物言志载体,表达方式则一定曲折委婉。人总是喜欢委婉说出自己需要,竹筒倒豆子就缺少了味道,好比吃饭总得有个菜肴,菜肴最好讲究色香味俱全。
据说风流浪漫多情诗人徐志摩善于此道,粗俗人比如阿Q会说吴妈“别人摸得我就摸不得”,文明进化一点的人家会说“我爱你”,到了徐诗人这里就成了“我想和你一起起床”。
这时候无论说的如何高雅委婉,其实都不过自我言说罢了,言说的都是心里那点欲望需要。
那么这个自我是如何形成的呢,诗词没有告诉我们,但是心理学研究了这些,看似无聊,却可以让人有意识保持一点觉察,给如我迟钝之人一点启发点拨。
心理学认为,人的自我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慢慢发展且成熟的,具体说就是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阶段,大概时间可以区分为三岁、三到十二三岁、之后青春期阶段。一般人先是呀呀学语认识自己身体,知道好吃好喝好玩的来自外面,而后在大人教育下学习礼仪,起码学会不能随地大小便,遇人有礼貌,这就是社会自我,最后发展为心理自我,搞明白自己到底如何生活,成为一个咋样的人。
但是这个进展过程因人而异,比如那些聪慧人家一听即懂,一学就会,一做就对,好比小诗人张口即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我们则是能大白话说明白已经不易。
有时候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纯属自我安慰以及商家别有用心,只是自欺自人罢了,可惜很多家长偏偏认为,自己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努力,只要努力就能学好。其实,承认孩子就是普普通通人,咱笨才要笨鸟先飞啊,结果搞成了大人孩子一起出现认知偏差,咱天生聪明就是不想干,想干谁也比不了,真是无语。
事实上,成功者中聪明人很多,当然更多是普通平常而坚持不懈者,否则贾岛也不会骑着毛驴不忘随手记录灵感,更是苦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从精神分析视角看诗歌的兴起,则是欲望压抑的升华结果,专业术语叫做防御机制。人人生活在防御机制中,毕竟谁的生活都不易,谁的内心都是欲望满满,不能有啥说啥要考虑场合,就得用合适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防御机制,这也即是为何表达总是委婉曲折之故。
当我们学会委婉优雅表达想法需要,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反映出自我理解与自我意识的深度,唐诗宋词亦是如此启发我们做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