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 因错过而遗憾?珍惜现在,从“再三莫更负荼蘼”的荼蘼花中振作起来——[宋]杨万里《荼蘼初发》赏读

因错过而遗憾?珍惜现在,从“再三莫更负荼蘼”的荼蘼花中振作起来——[宋]杨万里《荼蘼初发》赏读

践行国学,健康成长。草木解忧,诗词悦心。亲爱的诗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曾联惠国学疗愈馆推出的60节草木诗词疗愈课,欢迎你加入学习践行,我是曾小云老师。

在2025年一整年的时间里,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大自然,回到小时候,感受四季节律,亲近花木蔬果,远离焦虑、内耗等负面情绪,树立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本课程老少皆宜,适合120岁以下的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学习。可以随时回听,为了达到最大化效果,强烈建议利用碎片化时间,比如晨跑、晚跑、散步、晚睡预备等时间段学习。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这首《后来》,唱出了错过一段感情的遗憾和后悔。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你是否常常因为错过某些人、某些事而感到懊悔、遗憾?比如,错过一个好老师,当他调走后感叹再也没有机会听他的课了。因为睡懒觉,没能赶上班级集体郊游的班车。足球决赛,罚失一个点球导致球队与冠军无缘。面对错过和遗憾,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心态,振作起来,重新找回前进的动力呢?谷雨时节花信风,第二候为荼蘼花。让我们走出室外,走进自然,从荼蘼花中寻找答案。来读杨万里的《荼蘼初发》:

一春长是怨春迟,过却春光总不知。

已负海棠桃李了,再三莫更负荼蘼。

杨万里,前面有介绍。暮春时节,荼蘼刚开花,诗人想到春花即将开尽,而自己一再错过赏花的时机,不觉警醒,便写下这首诗,表达惜春之情。

“一春长是怨春迟,过却春光总不知。”一、二两句意思是说,春天还没有来的时候,总是怨恨春天姗姗来迟,等得很着急;可是春天真的来了又不能去尽情地享受春天的大好时光,以致春光都过去了一点都不知道。这是写诗人以前度过春天的情况。现在又如何呢?诗人觉得不能再这样虚度春光了。“已负海棠桃李了,再三莫更负荼蘼。”三、四两句是说,在这个春天里,我已经辜负海棠花、桃花、李花了,这次荼蘼花还好才开放,千万千万不能再辜负,一定要好好地欣赏。荼蘼花开尽,花季就宣告结束了。如果再错过荼蘼花,意味着这个春天就这样又一次虚度了。而人的一生,有几个春天可以挥霍呢?

绝句一般忌讳重字,但为了强化表达效果,诗人往往会有意重字。这首诗写作技法上的一个特点,就是重字手法的运用。全诗仅有28个字,“春”重复三次,“负”重复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从内容上看,可以表现作者辜负、错过春光次数之多、程度之深;从形式上看,可以体现声韵的回环往复之美。诗人通过提醒自己切莫错过观赏荼蘼花,表达对花草、春天、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关于荼蘼花,最有名的诗句是“开到荼蘼花事了”,出自宋人王琪《暮春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类似意思还有任拙斋的“一年春事到荼蘼”(《荼蘼》)、吴淑姬的“谢了荼蘼春事休”(《小重山·春愁》)等。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中,荼蘼位列二十三,后面还有楝花,为什么很多诗人会认为荼蘼是春季花事的终结者呢?这可能是因为相比楝花,人们更偏爱荼蘼这种白色或黄色的花,所以赋予它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象征青春的逝去、感情的终结,让人刻骨铭心。

还有 35% 的精彩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2.00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