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为一部电影写两篇评论,也第一次看到一部电影在民间产生如此强大的共鸣。这次说点接地气的东西吧。
看到身边很多人对一部电影这么推崇,对于一个电影爱好者的我倍感欣慰和窃喜。仿佛儿时发现了一款喜欢的游戏,刚开始只有自己喜欢,渐渐地身边的人也开始喜欢玩,还叫我一起玩。这种有乐同享的感觉很妙,所以我决定再聊一聊这部电影。
整体来看,电影在艺术层面的高度显然是很有限的。起码在芳华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过于写实,但就是这份真实打动了很多人。而且在大量的真实过后,男女主角又共同选择了平凡人往往不敢为爱去做的傻傻冲动,再次击中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这部电影的口碑两极分化很严重,感同身受的奉为神作,不痛不痒的看着瞌睡。很正常,每个人有每个人生活发展的轨迹和心得,不是所有人都一定经历过有关前任和爱情的折磨,即使经历过可能事后的想法也有差异。
电影在我看来,最传神的地方在于男女主角分开后那段各自空窗期的描绘。过着看似表面奢靡的生活,实则看周遭的一切都格外遥远和陌生,笑容里带着落寞,独自一人时便歇斯底里。
电影中的两对情侣恰恰反应了生活中常见的两种人:一种人分手后郁郁寡欢,一种人分手后及时行乐。这也恰恰是一个人在面对分手时会常常经历的两个阶段。电影通过分镜描写不同的状态,更凸显了人物内心的矛盾。
刚刚与友人聊起,做工作和处对象是何其的相似。有的人第一次面临工作和对象便相处了一辈子,有的人几经波折还是找不到最终的归宿。每一份前任的工作和情侣都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宝贵的经验,也在不断改变着我们。我们也在不断地尝试中渐渐成长为现在的模样,但是回首看看,前任带给我们的更多是收获:如何做好一份工作,如何做好一个伴侣,如何好好活下去。
每个人都有感性和理性的一面,感性大于理性者应该对电影表达的故事更触动一些。整个故事也是由感性主导,慢慢转变为理性主导,最后再次爆发出感性便回归到理性。生活的无奈也在于此,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支持感性,也没有那么多能力去实现理性;没有办法像电影中的情侣那样疯狂一把,也难以如他们那般活得优秀。
感性占了绝对上风的,如梵高之类生活潦倒自杀结束;理性占了绝对上风的,想成功但求而不得也是一种无奈。我们百姓人没有十足的天赋,想做一个纯粹的人还是太难了,便只好徘徊在二者之间,失败在前任的工作和情侣之中,学到什么就成长什么。
希望每个人都不要经历前任,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坚守一件事情到终,希望每个人都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一个人那一件事,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成长,希望。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