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福利相当多,不信你试试】
2006年最大的收获,确实是从某论坛上得到的一个QQ群,进去听一个深圳的王姓股民聊了一段时间经验教训。那时他提到了一个概念:投资公司。他又提到了两个股票,一个是已经上市的招商银行,一个是即将上市的中国平安。
对于招商银行,他说,这是最好的股份制银行,可以长持。对于中国平安,他有类似的看法,但他表示遗憾,尚未上市。长持是多少,他说是很久,比如十年二十年。
那时候,我刚刚开始接触一个观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那位兄弟介绍招商银行,说它的信用卡很好,说这家公司值得拥有。我就买了一些,最初价格13.5元左右。如果你知道复权,那么你可以打开招行的K线,以前复权的形式,比照一下2006年三四季度与现时的招行价格。现在招行大概30出头,而2006年的13.5元,对应可以折算为6元左右。多说一句,如果你不懂复权的话,建议你再学点基本知识再入场,否则就是纯韭菜。
换而言之,如果你在2006年以13.5元买入招行持有至今,得到的利润相当于招行从6元涨到目前的30元。好长时间啊,持有一家优秀公司17年,得利5倍,相当于年化10%而已。这看起来不算什么利润啊?如果你在这个市场呆了十年以上,且持续平均盈利超过这个水平,那我佩服你绝对是高手。但多数情况下,我可以告诉你,绝大多数人做不到。注意,A股市上不是多数人做不到,而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一盈二平七亏才是常态。
也许有人会说,谁能持有一个股票17年呢?当然有,我就是啊。不过,我唯一持有至今的就是招行。我的招行虽然盈利,但其他亏钱的更多。
我很庆幸那位不知名的王姓股民,教会我买公司这件事。2006年以后,我在本地尚无招行的情况下,跑到异地开了招行卡,又努力开通招行信用卡。那张信用卡,我是申请了好几年才申请到,但等我申请到以后,本地仍然没有招行。
原因无他,为了了解一家公司而已。
至今有多少人,只看代码就买股票的?看到股评人,就想要个代码的?买股票就想买涨停的?如果你有这种想法,我劝你离开这个市场。
2006年,我算过自认为最合理的账就是:每周挑一个股票,抓一个涨停板,过份吗?一年54周,去掉节假日还有50周,抓50个涨停板,很难吗?那么多股评家呢,得推荐出多少优秀代码啊!股市赚钱应该很容易啊。
但后来发现:凡是买到手的,都不涨;凡是二选一,必选错;凡是感觉第二天要涨,买进以后必跌。于是我降低目标,每月涨10%,很难吗?一年120%,翻倍就够了啊,不要贪心啊。结果发现,真的不能说难——只能说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