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声,香雾缭绕。九龙山上万旗飘扬,香客不断。这里是方圆百里著名的神庙,千年历史,万人朝拜。
大美起了个五更,坐车来到距家50多里地的神庙。在庙大门口,她狠狠心破费挑了三根百元一根的高香,一刀草纸,一袋纸叠的元宝,还有一挂五千响鞭炮。
大美心里明白,求神拜佛,心诚则灵。自己是来为儿子婚姻求神的,一定要舍得花钱,买最好的香火,神仙定会帮我。
神庙正殿门前,不少人围在高大的香炉前烧香。香灰已经填满了炉子,里边插了一些大小高低粗细不一的檀香,火焰飘飘,香烟袅袅。
大美看到人少了,便虔诚地走上去,点香放炮烧元宝,最后把三根高香点着插进香炉里。
跪下,叩头,双手合一,拜神祈祷:神仙啊,您显显灵吧,帮帮我的儿子吧,他都32岁了,还没有成家,人家要钱太多,俺负担不起啊!可敬的神,俺就这一个儿子,您一定要帮俺啊!今年若您让俺儿子婚透了,俺一定过来给您还愿好好感谢您啊!
大美轻生念叨着,眼里瞌满了泪花儿。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祈祷拜佛念叨之时,旁边一位老婆婆正全神贯注望着她,不是她长得多好看,而是她祈祷的内容吸引了老婆婆。
哎哟,妹子,你看,你的香烧的真好,火焰多高!大美刚站起来,就听到别人在夸奖自己,心里美滋滋的。
真的,妹子,你求神的事一定能成呢!老婆婆接着说道。大美听了老婆婆夸赞,善意地向对方示意了微笑。
对,客官您猜对了,这位老婆婆就是石屯村的于大娘。于大娘一直为儿子婚事发愁,看到今天是个好日子,一大早就嚷嚷着让老头子几十里地用电车送来了。
她刚烧过香,准备离开时,突然隐约听到身边梅子祈祷神保佑儿子能娶上媳妇,立马来了精神,这不是遇到知音了吗?!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病相怜的人,更容易在一起接近交流,有说不完的话。
我跟你一样,也是来为儿子的婚事求神拜佛的。于大娘说。
哎哟,真巧啊,大美感叹道,我是石屯村的,你是那哪个村的?
我,我碾子村的,于大娘说。大美听了,说,哟,不远,才几里地。
走,妹子,两人越谈越投机,大美说,走,咱去那边聊会儿。走,于大娘附和着,俩人坐在庙宇东厢房门口台阶上。
就这样,两个同病相怜的老太太友好地聊开了,天南海北,海阔天空。当然,最多的还是儿子们的婚事。
聊着聊着,大美知道了于家的烦恼,原来于家有一儿一女,儿子于小刚32岁,会点木匠活,在城里打工,因家里拿不出巨额彩礼,买不起城里的房子,一直找不到对象。女儿于娟24岁,常年在外地市区打工。
于家大娘也从聊天中知道了李家情况。大美和丈夫李富贵也有一儿一女,儿子李小刚30岁,也是出不起高额彩礼买不起房儿还没有成家。女儿李倩20岁,在天津上大二。
庙里依旧热闹非凡,鞭炮声喧哗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香气缭绕。
大美和于大娘听了对方介绍的家庭情况,都陷入了沉默。她们都没有想到,两个相距不远的家庭竟是如此相似,都有一个因为拿不出巨额彩礼而找不到对象的大龄儿子,也都有一个年轻待嫁的宝贝女儿。
都有一个待嫁的女儿?都有一个待嫁的女儿!大美突然发现了新大陆,显得异常激动。天意!天意啊!她不由地一拍大腿叫起来。
于大娘被吓了一跳,不禁哆嗦了一下。大美回过神来,感到了自己的失态,老脸上不由地飞上了红晕。
老姐姐,大美调整一下自己神态,转过身拉住于大娘的手,你不觉得咱姐俩今天遇到是天意,是缘份吗?你不觉得咱两家都有一个光棍儿子?都有一个二十来岁的闺女?这难道不是老天爷的安排?这不是天意?
那,这又咋了?于大娘还是不明就里,心里翻不过来弯儿。
老姐姐啊,这是老天让咱俩家结亲戚,亲上亲啊!
换亲?!于大娘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眼睛瞪的像鸡蛋大,怀里的小包袱掉到了地上。
对!大美不假思索地说,老姐姐,这是神的旨意啊!
不,不,不行!于大娘仿佛被人羞辱,脸上一会儿青,一会儿红,委屈地流下了泪水,说着,就要站起来走。
老姐姐,我这都是为孩子们着想啊,咱总不能叫儿子打一辈子光棍啊!
我,我,我知道,于大娘神情紧张显得语无伦次,我,大妹子,我,我自己就是换亲的啊!我,我不忍,不忍再叫孩子换亲啊!
啊!大美吃惊得舌头就要掉地上了……
365写作训练营第8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