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说明什么是刻意练习?
有意识地练习,找到反馈,然后通过重复来构建心理表征。
什么是心理表征,如何利用心理表征来刻意练习?
所谓心理表征,是我们的内心对于某一个外部事物的理解,比如当我们想起「生日 party」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大脑中看到有生日蛋糕的香味,有朋友们,有尖角彩帽,有气球,吵吵闹闹,等等。这些视觉,触觉,嗅觉,人事物等联想放在一起就是「生日 Party」的心理表征。刻意练习很大程度上是来构建一个个概念的心理表征的。我们内心中一个概念的心理表征越多,理解起来就越容易,因此通过刻意练习构建各种心理表征能大大加速学习过程。举个个人的例子,很多体育运动会强调「用腰发力」,包括各种武术,羽毛球网球足球。但是「用腰发力」其实是个非常非常难的概念,只有练习过很长时间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用腰发力」,而这些体会就是心理表征,只有刻意地去觉察腰部肌肉,甚至一开始刻意地转腰,就是构建心理表征的刻意练习。
为什么要刻意练习?一般的练习不行吗?
10000小时定律并不完全成立。一个开了20年车的司机,其技能未必有一个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好。简单地重复已经到熟练水平的技能对技能提升并没有太大作用。同样的原理,当我们开始打羽毛球的时候进步很快,但当我们「会」打羽毛球之后,跟朋友打能表现的还不错,但是跟真正的高手之间始终有一层打不破的墙,这层墙不是平时多跟朋友打打球能逾越的。
合适的现代练习方法能战胜几十年前的传奇选手。那些几十年前的领域传奇放在今天,很可能只是入门选手。比如海耶斯1908年夺得马拉松奥运会冠军创造的世界纪录是2小时55分18秒,而现在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的参赛资格即使设定在了3小时5分,也有多达 3 万名参赛者参加。上个世纪30年代,柯尔托被认为是世界最知名的古典音乐家,其演奏的肖邦练习曲被认为是最权威的演绎,而放到现在很可能练茱莉亚音乐学院都进不了。跟几十年前的传奇选手同一代的人的训练时间不会少于现代人,但效果差别非常大,这其中就有现代化的训练体系和刻意练习在里面。
我没有天赋怎么办?
有些看似天赋的技能其实是几乎人人都能习得的技能,比如绝对音感。Ayako Sakakibara 对 24 个 2~6 岁的儿童进行音感训练,除了两个退出,剩余 22 个都获得了绝对音感[1]。而这项技能原本被认为是万里挑一的天赋技能。另外即使是曾经被认为成人不可能后天培养出来绝对音感,现在也被认为是可行的,只需要合适的训练方法。
上面提到的合适的现代练习方法能战胜几十年前的传奇选手,也是一个训练方法比「天赋」重要的证据。
人脑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个适应能力甚至会影响物理上的大脑结构,比如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培训前后的大脑灰质的差异。后来,人们有时候把这种「物理」上的差异称作为「天赋」的解剖学证据。很明显,这种「天赋」是后天习得的。虽然跟主题没关系,不过作者特别提到,这种赋能的代价,那些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在记住伦敦地标的能力上明显优于别人,但是在空间记忆的标准测试中的表现却比其他人要差得多。大脑在强化某一部分记忆的灰质时,留给其他记忆的脑灰质变少了。
如果非要说天赋的话,就是这个人能端坐在棋盘前练习十小时不为外界所动,而我只能坐半小时。
夹带私货:忘掉「基因天赋」和「我不能」「我不是」这样的说法,不管事实是否是这样,抱以成长性思维能获得最大的进步。
所以,忘掉「天赋」,强者不靠「天赋」。
我没有意志力?
意志力并不是一个什么干什么都能用的硬通货。有些人可以忍受枯燥的象棋练习数十年,然后成为象棋大师,可以说他们有意志力,但把他们放到钢琴前让他们学这个,未必坐得住。
意志力被认为是一个后验概念,也就是当一个人成功了之后,人们会认为他们更有「意志力」,同时会寻找他们有「意志力」的表现,所谓事后诸葛亮。这一点「天赋」也一样。
夹带私货:所谓的「意志力」高的人群只是受到的环境诱惑少,研究表明[2],那些声称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欲望的人报告的欲望频率更低,用更积极的说法就是,那些高意志力的人更倾向于不优先使用意志力来克服欲望,而是主动打造一个欲望不容易产生的环境给自己。
所以,忘掉「意志力」,「意志力」也许能坚持一阵子,但不要指望靠「意志力」坚持一辈子。
什么样的领域天然的具有刻意练习的体系?
- 能力可测:有明确的胜负,比如棋类比赛,或者有专家评估,比如钢琴。
- 竞争:从业者有足够的动力去提高。
- 教育:技能本身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渐进式的教育方法。
那么怎么刻意练习?
- 目标:具有明确,具体,能有效引导训练本身的目标。
- 专注:可以通过关闭干扰,和事先冥想,番茄钟等方式来辅助集中。
- 反馈:反馈需要包含我有什么不足,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足。
- 学习区:学者按照心理状态把练习分为三层,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我忘记在哪看过一个形容很贴切:说用右手刷牙是舒适区,左手刷牙就是学习区,而用脚刷牙就是恐慌区。不过实际情况中这三者并不完全是按照难度来划分的,比如平时跟人随意打球,甚至打紧张的比赛都可能在舒适区。而觉察自己反手接扣杀是弱点,而重复地练习反手接扣杀就是刻意地在学习区练习。
目标我有,专注我能做到,但是如何刻意练习,并获得反馈呢?
- 找到真正的高手。领域专家未必是真的高手,比如德高望重的老医生其实水平未必有刚毕业的医学生高,因为老医生虽然德高望重,但很可能已经与现代医学新观念脱节了,而刚毕业的医学生反而是受到了最新的现代医学教育出来的结果。相较之下,水平差异没那么简单就能判断。理想情况下是找到一组客观的评判标准,可测量,可复制的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来找到「真正」的高手。
- 如果能找到一个真正的高手做教练是最好的,他能给出最好的反馈,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我们照着视频来自己练,依旧难以注意到自己哪里出错了。
- 如果没有教练,那至少找出高手可能的在训练方法上的不同之处,然后尝试使用,如果管用就继续,如果不管用就马上停下来。模仿杰出人物,调整自己的练习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刻意练习。
- 当遇到瓶颈之后,尝试多种方法难以逾越的话,可以试试针对瓶颈本身找练习。比如我的瓶颈是速度,那就强行加快速度,逼自己犯错,看错误出在什么地方。着眼于瓶颈本身。
看完整本书,如果浓缩成一个词,会是什么?
觉察。
- Sakakibara, Ayako.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absolute pitch: A practical report of training with the ‘chord identification method’." Psychology of Music 42, no. 1 (2014): 86-111.
Harvard - Hofmann, Wilhelm, Roy F. Baumeister, Georg Förster, and Kathleen D. Vohs. "Everyday temptations: an experience sampling study of desire, conflict, and self-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2, no. 6 (2012):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