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个月底都会总结一下当月看的书,6、7月有些偷懒,书也看了不少,文章却写得不多。
我发现自己有个毛病,自己懂了的东西,脑袋里就默认为所有的人都懂,所以总觉得这也没必要写,那也没必要写,怕写了被读者大人嫌弃,因为所有的知识我也是学习得来的,自己再说出来,总觉得有捡人牙慧的嫌疑。
算了算,从六月至今看了差不多二十本书,有些真的很不错,以后没话题写的时候,就分享看过的书。
今天是七夕,分享两本关于爱情的小说吧。
01、《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这本书,用我一位朋友的话说,就是写尽了天下所有的爱情模式:单恋、暗恋、三角恋、老少恋、柏拉图式的、纯肉体的......当然,也包含正常的恋爱结婚白头偕老的模式。
小说主要讲述了弗洛伦蒂诺年轻时对费尔明娜一见钟情,两人互通信件三年,费尔明娜在父亲的反对下,与弗洛伦蒂诺分手,并与医生乌尔比诺结婚。两人像所有正常的夫妻一样,既有幸福也有矛盾,既有依恋也有分离,既有婚内出轨也有婆媳矛盾,虽嗑嗑绊绊也相濡以沫过完了一生。
而弗洛伦蒂诺在与费尔明娜分手后,珍藏着对她的爱,决心一生守护这份忠贞。他一生未婚,然而,却用放纵的生活排遣内心的空虚,与数不清的女人发生肉体关系。
乌尔比诺去世之后,弗洛伦蒂诺重新向费尔明娜表白,再次追了费尔明娜一遍。在一次旅行中,年迈的二人重新坠入爱河。担心世俗的舆论压力,他们决定永远不结束旅行,坐着船一直走,一直走......
老实说,这本很出名的小说,看完我觉得很荒唐,朋友圈也有人说,应该改名为“混乱时期的爱情”,这样的评论大多是女性,女性大都不能接受这样言行不一的所谓爱情。弗诺伦蒂诺明明是混乱的私生活,却自我标榜为忠贞;更难以让人接受的是,最后他向费尔明娜表白时居然说:为她一直保持了童贞。
后来我细细回味这部小说,觉得作者似乎是刻意对照着写,一方面费尔明娜与丈夫的生活非常接地气,一些婚姻生活细节的描述,一些心理变化,那些争吵,那些生活平凡事,完全就是现实生活中普通夫妻的真实写照;而另一方面弗洛伦蒂诺与费尔明娜的爱情,又完完全全与生活脱离的,是一种虚幻的不真实的感情。
这样一虚一实,让读者去体会两种反差很大的感情,也许是作者的用意之一。
马尔克斯的小说唯一的“缺点”就是人物名字太长,记不住名字看着让人犯晕,《百年孤独》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迟迟没有打开看。我英语学的不好,从小资源匮乏看外国小说也不多,看外国小说容易搞混名字也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什么经验或方法克服这个麻烦呢?
02、《面纱》,这本书是毛姆写的,很巧,也与霍乱有点关联,女主角的丈夫恰巧也是医生。
基蒂从小长得光彩照人,母亲也非常看好她,指望着她嫁入“豪门”带着家人一起飞,弥补自己未能靠婚姻逆袭的遗憾。不料基蒂空有一副好皮囊却没有思想,在婚姻市场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拖成了“大龄剩女”。母亲日渐冷淡,外表不如她的妹妹却意外找到了好归宿,基蒂着急起来,接受了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都不错,但木讷平凡外表普通的医生博士沃尔特,迅速抢在妹妹结婚之前结了婚。
婚后基蒂随丈夫去了香港,并认识了一个叫查理.唐森的已婚男子,被他迷住,基蒂出轨了。
沃尔顿很快发现了这件事情,为了报复(书中写着出于报复,但我觉得沃尔特也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挽回),他要求基蒂随他去霍乱爆发的前线——湄潭府。
基蒂原本以为遇到了真的爱情,以为查理会为她离婚,却没想到他是个花花公子,在得知两人的奸情被发现后,查理各种推脱,各种丑陋,基蒂死了心,随丈夫去了湄潭府。
在那个瘟疫横行的地方,基蒂被背叛、悔恨、空虚、恐惧折磨着,她言语不通、无事可做,沃尔特对她又十分冷漠,她痛苦到无以复加。
基蒂决定去修道院做义工,意外得知她一直看不起的丈夫,居然备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她试着去了解丈夫,发现他充满智慧、充满爱心,有着丰富的内涵,完全不是她印象中那个木讷无趣的人,她从内心对这个人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但最终仍然没有爱上他。
在重新认识丈夫的过程中,基蒂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新的领悟,
她揭开了生活华丽的面纱,面对苍凉的真相,基蒂意识到了女人的一生不应该只依附于男人。
这个结尾有些让人意犹未尽,总觉得交代不够。不过也许这正是作者的用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回味无穷。心理学上提出,人们对于未竟之事,会有一种执念。
这个故事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我鄙视自己爱上了一个我鄙视的人”,基蒂如此,沃尔顿也是如此。
沃尔顿在与基蒂结婚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她愚蠢、轻浮、势利、庸俗、头脑空虚,是个二流货色,知道她是为了想在妹妹结婚前把自己嫁掉才和他结的婚,但是他爱她。基蒂在发现查理是个渣男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很鄙视查理,却发现自己仍不能忘掉他,直到沃尔顿去世,基蒂回到香港,还是没忍住与查理发生了一次关系。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非常常见,有时候知道自己爱上的人不值得爱,但已经付出的爱,却没那么容易收回来,感情不是水笼头,能够说停就停。痛苦是分手必经的过程,不能因为分手了痛苦,就证明分手是错误的决定。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很值得玩味:“死的却是狗。”
这句话源自西方文坛诗者戈德史密斯《挽歌》当中的一出非常著名的典故。大意是好心人收留一条狗,后来人畜反目,狗发疯将人咬伤。大家都认为那个好心人会死掉,最终死的却是狗。
这个典故再对照书中的情节,别有深意。
这本小说,有细腻的情感描述,有对道德冲突的解析,也有对人性的探讨和讽刺,以及对人类欲望、恐惧和悔恨等内心世界的准确剖析,是很值得一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