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写的文章内容时不时会无意中泄露,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感觉还是有点不舒服,想公开是自己在主动处理,而被动总是感觉到有点不好意思。
而处理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我也一直在寻找,最终还是选择了金山文档,因为里面有个私密文档,只需要保存到里面就行,又方便又简洁。
其他的OA系统和网盘,云盘,飞书我都有看过。只要打开软件就会直接列表显示自己的文件。还有一点就是本地保存的文档,电脑重启或者关机后下次再用时,它会自动恢复。有一次刚好开会外接投影,然后文件就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但是金山文档把文件保存成私密,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还自动同步到云端。另一个好处就是自己写的文章其实先打草稿也是挺好的,想修改就修改一下,不想修改就保存。
其它用途文章也可以保存在另一个文件夹,用WPS也一样可以打开编辑。同一个账号下可以畅行无阻,也算是达到我的要求了。
今天的文章其实写了几篇了,但是感觉并不适合公开,所以又继续写。无意义的写作按正常来说我可以停笔了,但是我的内心告诉我,越是无法写的时候越是要把字数堆得更多。别人练习写文章,我练习打字也行,反正从字数上看是不能输。
就是输人不输阵。所以我又继续写,换个角度再写一篇文章并没有什么难处。但是心中的感觉就是喜欢在这种沉闷中寻求突破。感觉不从这种沉闷的感觉中突破就没有进步似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折腾一下看看最终是什么结果!
其实在这种心态下折腾一下,或许自己有很多事情并没有处理通畅,最终都会出现被动。可能我更喜欢这种掌控感,毕竟这样的事情成功概率会更高。而对于未来的迷惘和对未来的掌控我会选择后者,但是有些事情不是自己随时都能掌控的。而且不是重要的、重大的事情,掌控的意义并不大。
很多事情还需要去做,或许是自己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样的事情才是自己要做的重要事情?什么样的事情一定是要自己亲手去做的事情呢?看似是简单的问题,但是背后是什么样的正确理论,去支撑我必须这样做呢?
有时我不会去想太多,很多事情直接做就好。但是现在我感觉到真的有必要形成一套有效的动态系统,去支撑着我去做每一件事情,就像巴菲特的投资,总得有个理由让我去做这件事情,如果这件事情的理由不成立,那么就不做。
有时真的有种很奇怪的感觉,那就是所有的认知和道理都是在转圈,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往上走一层,而不是出现新的未知知识。
感觉网络结构更清晰,更牢靠。内部的知识构造或许就这样,重点是对外的灵活运用,就像一个班级的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不是同样的。
如果看同一本书,这本书可以当作老师的话,看过这本书的都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的差异一定是存在的,但是还是归结到怎么用这个知识的问题。清晰的网络更方便我们使用这些知识,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也挺好的。
今天的文章又在一大堆的废话中完成了日更,今天的文章给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至少又给自己弄了几个任务了。